崔艷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僅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掌握,而且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而思維能力又是各項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新課改
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僅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掌握,而且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以下是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鍛煉的幾點教學建議。
一、激活學生的知識沉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任何學習過程都是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學生不能被動接受外在信息,也不能復制書本知識,而是要主動構建知識體系,并有選擇地接觸和接受外在信息?!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是具備很好的知識儲備,并不一定能夠學好新知識。例如,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想之前所學的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出的,思考是否能將圓形轉化推導出相應的面積計算公式;然后,鼓勵學生分組探究和討論;最后進行統一的評價,對每個小組的思維方法進行補充與完善。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教師對學生知識積淀的激活,促使學生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并切身感受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創造性應用能力。
二、加強練習點撥升華,深入拓展學生思維
以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激勵評價為基礎,教師要繼續引導學生以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科學設計練習題目,實現新知和技能、技巧的進一步鞏固,把學生引入有效的趣味化問題情境中,讓學生有效參與學習和探索知識的內在規律,拓展個性化思維,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以“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在學生完成自我總結和教師做出評價后,設計如下練習:(1)同桌相互出幾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練習題目,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后相互批改。(2)計算21×48 63×24 84×12 42×36,得出結果后你會發現什么規律?你還能舉出存在類似規律的算式嗎?除了鞏固學生的筆算能力外,再特意安排幾組有規律的算式讓學生認真觀察、發現和探究,學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展開深入探究,最終發現了“回文”算式,每組兩個算式相等,如:63×24=42×36 84×12=21×48。學生找尋具有類似規律的算式,開放性較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有很好的作用。在做鞏固練習時,很容易發生一些意外情況,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就會對后面的探究學習產生阻礙。所以,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而不能做旁觀者。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及時做出合理引導,適時引導、點撥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為學生撥開云霧見太陽,把自主構建與價值引導和諧統一起來。
三、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實踐操作活動正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實踐活動是鞏固數學知識,構建數學思維體系的重要方法,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通過親身參與理論推導的過程,還能幫助學生由膚淺的認識轉變到對本質的認知,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親身操作、實踐動手的機會,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思想和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科難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求正方體和長方體表面積”內容后,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實踐作業:“已知房屋每平方米的墻面需要使用2千克的油漆,那么如果給你準備100千克的油漆是否可以將你的臥室粉刷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生動手測量臥室的高、寬和長,利用所學的表面積計算方法來求出天花板和臥室四壁的面積之和,然后利用算法進行求解,這樣一來,不但可以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同時還能讓學生享受成功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發展。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王麗杰,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