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照 陳蔚
摘 要:學生社團作為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生課余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舞臺。我校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個性特長的舞臺,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開展創造性活動,增長創造的才干,激發創造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發展他們的個性。
關鍵詞:小學生;藝術社團;個性發展
一、學生個性發展現狀及必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個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就是道德的、智力的、勞動的、審美的、身體的幾方面都和諧發展,最主要是在每個孩子身上發現他最強的一面,找出他作為人的發展根源的‘機靈點,做到使孩子能夠充分發揮特長和發展他的天賦素質的事情上,達到他的年齡可能達到的最卓越成績。”同時,還提出要把這種全面發展與挖掘人的天賦才能結合起來。
新課標也把發展學生個性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強調教育正在轉向以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本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小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一項具有發展學生個性特色的學習教育教學工作綜合性的整體工程,每個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對于有特殊興趣和潛能的學生,應積極為他們開辟創造性的學習途徑,多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
二、學校社團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關系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特長作為一種明顯超出同齡人一般水平的能力,要實現人人有特長,就更應把興趣、愛好作為培養的基點。社團不僅能增強小學生自我認知,還能提高小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小學生通過交往、溝通、交流情感,尋求理解,建立友誼,切磋學問。小學生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能力直接影響他們的人際關系,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影響他們的成長與發展,也影響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
寫這篇文章之前,筆者做了一項調查,那些有特長的學生在班上的文化成績怎么樣,結果發現,絕大多數有特長的學生成績都處在中上等,在班級里是學生骨干,很多是班委成員,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素質較高。而一些成績靠后的學生多數沒有特長,個性也受到一定的壓抑。而成績好的學生因更多地參與班級學校的活動,自信心進一步增強,個性得到進一步張揚,特長更加突出,成績不斷進步。其實,我覺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是我們老師沒有發現而已,但是由于課業負擔較重,因此大部分老師只能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其他特長沒有過多察覺或者是有所察覺卻沒有機會讓他展示。
而這些問題在藝術社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首先,社團沒有課業負擔,就是讓孩子充分放松和展示自己的舞臺;第二,老師更有機會關注學生成績以外的能力;第三,社團又是一個新的“社會”關系,老師大多不熟悉學生,對孩子在班上的“老底子”不了解,所以不會出現學生和老師對孩子的某些老印象,學生可以擺脫那些陰影“重新做人”。
三、藝術社團中如何體現個性教育
我校在組建社團之初是這樣做的:(1)盡量收集全班學生的個體信息,并建立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檔案,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興趣愛好。(2)豐富特長選擇項目。設置音樂、美術、體育、棋類、電腦、機器人足球等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眾多特長,給特長選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3)讓學生具體了解每項特長的特點、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能選擇出自己最感興趣、最符合自己實際的學習內容。(4)建立特長“轉學”制度。即當學生對某項特長喪失了興趣或發現某項特長不適合自己學習,提出轉學申請。
社團是小學生素質拓展的載體,促進小學生開拓創新,參加小學生社團的是分散在學校校園中,具有共同愛好和特長的同學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一種群體優勢。在共同目標鼓舞下,大家能夠集思廣益,采集創新資源,互相鼓勵,互相配合,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創造思想的財富。同時,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了許多學科的知識,充滿了創新的活力,激發小學生不斷去創新知識。
我校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個性特長的舞臺,在社團活動中,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開展創造性活動,增長創造的才干,激發創造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發展他們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充分表現自我的天地,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每學期末,我校社團成員都要在老師的引領下展示社團成果、交流互動,促進社團活動健康和諧發展。
培養小學生特長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程,僅僅依靠學校開設特長培養活動課是難以圓滿完成的。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各方共同努力,把多種力量整合起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發展中,我們還應該整合多方力量,爭取家長、社會的配合與支持。
參考文獻:
李哉平.具有農村特色的小學社團活動[J].浙江教育科學,2011(0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