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琳
摘 要:當今社會,流行音樂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各種傳媒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音樂的欣賞與消費都相對加速。如今,不僅僅是成人、大學生,甚至連上幼兒園的孩子們也和流行音樂有了更多的“親密接觸”。該不該讓孩子們欣賞流行音樂?流行音樂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作為老師又該如何正確客觀地做好教育和引導?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分析流行音樂及幼兒音樂教育,提出一些觀點。
關鍵詞:流行音樂;幼兒;影響;音樂教育
有一則新聞,說的是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從日本做訪問回來后,聽說臺灣流行歌手王力宏改編唱的《龍的傳人》這首歌曲進入幼兒園,頓時來了興趣:“哦?這還是第一次聽說。日本孩子做操還用的是兒童純音樂,給孩子們聽聽流行音樂,無傷大雅吧。”顯然,這位教授的教育觀念是非常前衛開明的。孩子們在這首活潑動感的歌曲中做律動,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梁教授也說了這么一句:“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也要給孩子聽聽其他的音樂,換換口味,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除了流行歌曲,還有別的?!毕嘈抛鳛榻逃ぷ髡叩拇蠹遥紩J同梁教授的觀點。
流行音樂不可阻擋地走入孩子們的生活,但這些作品并非都是成人通俗流行歌曲,也有能激勵孩子健康成長的,弘揚愛國主義的,表達家庭溫馨的作品在內。在幼兒教育中,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只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育,讓幼兒獲得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的全面和諧發展。
一、幼兒與流行音樂的現狀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園里的孩子們與流行音樂的現狀,特對兩所幼兒園及“上海VS深圳幼兒教師QQ群”里的教職人員進行了訪談。老師在QQ群里說道:“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孩子熟悉,旋律流暢好記,但是幼兒園采用的是它的旋律,而未必是原本的歌詞,所以,在熟悉的旋律上創編幼兒身邊的一些熟悉的歌詞。這樣的結合是更合理的,是我們所崇尚的。把好的東西保留,把不好的改變?!?/p>
訪談和網絡QQ群對話結束,整理得知,80%的幼兒園都曾用過流行歌曲作為晨操音樂、音樂課律動背景音樂、舞蹈背景音樂等等,95%以上的幼兒教師認為幼兒年齡偏小,對流行歌曲中的歌詞不能完全理解,只要音樂旋律好聽,唱唱無妨。流行歌曲可以在幼兒園中運用,但前提是歌曲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作為教師,在幼兒園內使用時,應該避免太煽情的肉麻的流行歌曲,盡量選擇一些合適的讓孩子欣賞學習。
二、流行音樂對幼兒的影響
“臺灣歌手周杰倫的《蝸?!繁皇杖肓松虾J兄袑W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之列,同時被收入這個推薦歌目的還有《真心英雄》《中國人》等多首港臺流行歌曲?!绷餍懈枨M入中學生教材,這個消息傳開后,頓時成為全國教育界的一大討論熱點。人們紛紛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一方認為這太不像話,流行歌曲怎么能讓中學生欣賞和學習呢?音樂教育就應該有音樂教育的樣子,繼續這樣下去,會讓中學生誤認為以后在學校音樂課上可以盡情地欣賞自己喜愛的歌星的歌曲。世上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有弊也有利。另一方卻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他們認為流行歌曲進校園說明我國的教育“很前衛、很潮流,不再古板”。像《蝸?!贰墩嫘挠⑿邸贰吨袊恕愤@幾首歌都是因為歌曲旋律易被傳唱,最重要的是歌詞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這樣的音樂讓學生偶爾欣賞欣賞,不僅能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還能豐富他們的音樂素質。但這篇報道主要針對的是中學生,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禁要思考,換作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欣賞和接觸流行音樂是否也會有影響?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點:語言生活化、節奏明快、貼近生活、易于接受。盡管幼兒園的音樂教材不少,但水平參差不齊,教材中一些老歌曲說教意味太強,不受孩子歡迎。幼兒園的孩子,往往被流行歌曲簡單、活潑的旋律吸引,它們易記易學,比老師教的兒歌好聽、易學得多。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當今的一些流行音樂中,有些音樂的出色程度和音樂表現力方面,質量都極高,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很高的音樂價值。拿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唱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北京歡迎你》來說,這首曲子不管從音樂的旋律還是歌詞內涵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許多幼兒園教師還特意教孩子們唱這首流行歌曲。
三、教師對流行音樂的選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行動指南中提到:幼兒期,幼兒對非常強烈的藝術活動愿望。幼兒對鮮明、突出的節奏、音響、律動具有濃厚興趣。幼兒階段是音樂感覺能力、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而幼兒音樂教育應該注重兩個字,即“童”和“趣”。“童”字側重于教師在選擇題材與內容時應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接受能力、理解水平;而“趣”字則突出在引導幼兒感受、體驗、表現時應該注重有趣與快樂,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把流行音樂與“童趣”結合起來,相信幼兒教育會走得更輕松,更符合現代的教育形式。
1.選材時注重作品的趣味性
教師對流行音樂可以嘗試改編。在流行歌曲大行其道、少兒歌曲創作態勢日益衰微的今天,這種改頭換面的方法的確能算得上是討巧之舉。有一位教師,把原本是一首任賢齊演唱的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改編成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兔子和狼”《對面的兔子看過來》。演唱的依然是原先的旋律,她讓男孩子扮演狼,邊跳邊唱,向對面由女孩們扮演的兔子發出“邀請”,把歌詞“對面的女孩看過來”被改編成了“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不要被我的樣子嚇壞,其實我,很可愛”。聽到大灰狼如此表白之后,扮演小兔子的女孩子們迅速還擊。唱著:“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做朋友的問題可真難辦?!苯Y束的時候,大灰狼終于得到了小白兔們的原諒,從此成為兔子的好朋友。
2.選材時注重作品的教育意義
有些流行歌曲,不僅配樂動感、節奏鮮明、旋律朗朗上口,歌詞有趣、可愛,內容也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還有教育意義,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比如,前幾年被全國各大幼兒園都拿來作晨操或舞蹈背景音樂的臺灣歌手范曉萱的《健康歌》就是這么一部好作品,在教師的帶領創編下,引導孩子們做一個健康的人,一定得常做運動。教師作為設計者,要選擇適合幼兒特點、易被幼兒接受的樂曲。當然這需要教師多花心思去尋找類似的注重情感與教育的好作品。
3.選材時注重作品的情感
前幾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一首《吉祥三寶》,一夜之間在大街小巷廣為傳唱。這首形式鮮活、表現家庭幸福的蒙族歌曲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教師大可放心地選擇這樣的流行音樂作品,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上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三八婦女節、感恩節上創編成各種形式的節目,教育、引導孩子愛家、愛父母。
音樂教育具有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藝術特點,結合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有選擇性地讓幼兒欣賞一些流行音樂,不僅能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他們能初步去體會音樂的真正魅力,還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
[2]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3]石磊,管旅華.從理念到行為[M].南京: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3.
[4][英]班尼特.流行音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