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俊健+覃琳
摘 要:本文以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及珠三角地區的電子類企業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的調研為基礎,分析了調研結果,并針對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人才需求
一、調研目的
了解電子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用人單位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工作崗位群、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要求;了解畢業生就業崗位及崗位群分布、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歷程;確定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方向。
二、調研基本情況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間,通過多種方式分別對廣西南寧、北海地區及珠三角地區的53家企業的85名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生產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主管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97名畢業生進行了調研。調研的主要內容: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崗位群及工作任務,職業崗位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畢業生所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其職業成長歷程。
三、調研結果分析
1.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需求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工作崗位群主要分布在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和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依次是電子產品裝配工、檢驗員、調試員、維修工、營銷員、倉庫管理員、客服專員;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分別是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通訊設備維修與銷售、相機及電腦維修與銷售。
2.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普遍認為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要求和學生認為比較重要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分析
3.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及學生電子技術應用對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企業認為最重的前三項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依次是人際交流能力、工作責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評價的能力。
圖2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資格要求情況
在調查的53家企業中,企業對學生的職業資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依次是電工上崗證80%、電子設備裝接工80%、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72%、無線電調試工52%、電子繪圖員52%;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的是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80%、電工上崗證40%、無線電調試工40%、電子設備裝接工40%。
5.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職業成長分析
通過對筆者學校近5~12年畢業、在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職業發展歷程調查發現: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業一線,部分畢業生經過2~3年左右時間的生產培訓和管理培訓,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再經過1至5年的生產實踐鍛煉,個別畢業能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也有一部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1~3年后回到家鄉搞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調研中也發現:近幾年在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的人數較少,有機會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的更少,進入到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類企業做維修人員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幾年較多高職畢業生充實到企業的生產一線,企業把高職畢業生培養定位為初、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二是大多數畢業生覺得企業生產一線工作覺得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較簡單,勞動強度大,學非所用;三是近幾年的中職畢業學習基礎較差和持續學習能力不強。
四、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思路
1.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
從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來看,行業人才需求旺盛,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多種類、多層次和多規格的,而作為中職畢業生,更多的將是從事生產一線崗位的工作。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來看,主要需求是相機、電腦、通訊設備和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等四類崗位。據以上的調研分析,可以確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培養在企業生產第一線主要從事電子產品裝配、檢測、調試、維修、運行等技術工作,并能從事電子產品市場開拓及售后服務等工作應用型技術人才和勞動者。
鑒于目前廣西地區工業生產企業較少,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生產一線工作崗位技術含量較低且勞動強度大,畢業生就業的穩定性較差特點,為使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相適應,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培養電子產品維修方面的人才和培養辦公設備維修方面的人才。
2.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開發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
學校要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從企業崗位需求和學生職業成長需要的角度出發,根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實際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結構。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形成與崗位對接,突出能力培養的模塊化、理實一體的項目課程體系,編寫具有鮮明職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要加強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及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聘請來自行業、企業一線崗位的具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兼職教師補充現有的師資隊伍, 帶動整體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4.加強校企合作,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要與合作企業根據培養目標和企業生產實際需要,協商確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漸進性,以及職業成長規律,共同制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工學結合課程,整體設計優化教學、實訓、企業實踐、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環節,將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共贏。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業學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及珠三角地區的電子類企業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的調研為基礎,分析了調研結果,并針對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人才需求
一、調研目的
了解電子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用人單位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工作崗位群、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要求;了解畢業生就業崗位及崗位群分布、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歷程;確定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方向。
二、調研基本情況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間,通過多種方式分別對廣西南寧、北海地區及珠三角地區的53家企業的85名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生產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主管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97名畢業生進行了調研。調研的主要內容: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崗位群及工作任務,職業崗位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畢業生所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其職業成長歷程。
三、調研結果分析
1.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需求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工作崗位群主要分布在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和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依次是電子產品裝配工、檢驗員、調試員、維修工、營銷員、倉庫管理員、客服專員;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分別是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通訊設備維修與銷售、相機及電腦維修與銷售。
2.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普遍認為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要求和學生認為比較重要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分析
3.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及學生電子技術應用對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企業認為最重的前三項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依次是人際交流能力、工作責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評價的能力。
圖2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資格要求情況
在調查的53家企業中,企業對學生的職業資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依次是電工上崗證80%、電子設備裝接工80%、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72%、無線電調試工52%、電子繪圖員52%;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的是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80%、電工上崗證40%、無線電調試工40%、電子設備裝接工40%。
5.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職業成長分析
通過對筆者學校近5~12年畢業、在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職業發展歷程調查發現: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業一線,部分畢業生經過2~3年左右時間的生產培訓和管理培訓,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再經過1至5年的生產實踐鍛煉,個別畢業能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也有一部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1~3年后回到家鄉搞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調研中也發現:近幾年在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的人數較少,有機會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的更少,進入到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類企業做維修人員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幾年較多高職畢業生充實到企業的生產一線,企業把高職畢業生培養定位為初、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二是大多數畢業生覺得企業生產一線工作覺得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較簡單,勞動強度大,學非所用;三是近幾年的中職畢業學習基礎較差和持續學習能力不強。
四、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思路
1.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
從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來看,行業人才需求旺盛,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多種類、多層次和多規格的,而作為中職畢業生,更多的將是從事生產一線崗位的工作。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來看,主要需求是相機、電腦、通訊設備和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等四類崗位。據以上的調研分析,可以確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培養在企業生產第一線主要從事電子產品裝配、檢測、調試、維修、運行等技術工作,并能從事電子產品市場開拓及售后服務等工作應用型技術人才和勞動者。
鑒于目前廣西地區工業生產企業較少,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生產一線工作崗位技術含量較低且勞動強度大,畢業生就業的穩定性較差特點,為使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相適應,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培養電子產品維修方面的人才和培養辦公設備維修方面的人才。
2.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開發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
學校要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從企業崗位需求和學生職業成長需要的角度出發,根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實際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結構。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形成與崗位對接,突出能力培養的模塊化、理實一體的項目課程體系,編寫具有鮮明職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要加強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及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聘請來自行業、企業一線崗位的具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兼職教師補充現有的師資隊伍, 帶動整體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4.加強校企合作,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要與合作企業根據培養目標和企業生產實際需要,協商確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漸進性,以及職業成長規律,共同制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工學結合課程,整體設計優化教學、實訓、企業實踐、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環節,將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共贏。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業學校)endprint
摘 要:本文以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內及珠三角地區的電子類企業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的調研為基礎,分析了調研結果,并針對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展開論述。
關鍵詞:中職學校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人才需求
一、調研目的
了解電子行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用人單位對中職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況、工作崗位群、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要求;了解畢業生就業崗位及崗位群分布、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發展歷程;確定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明確專業培養目標和建設方向。
二、調研基本情況
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期間,通過多種方式分別對廣西南寧、北海地區及珠三角地區的53家企業的85名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生產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主管和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97名畢業生進行了調研。調研的主要內容: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需求情況,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對應的崗位群及工作任務,職業崗位對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要求;畢業生所需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情況及其職業成長歷程。
三、調研結果分析
1.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需求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工作崗位群主要分布在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和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依次是電子產品裝配工、檢驗員、調試員、維修工、營銷員、倉庫管理員、客服專員;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主要就業崗位分別是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通訊設備維修與銷售、相機及電腦維修與銷售。
2.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普遍認為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要求和學生認為比較重要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技能型人才專業能力要求分析
3.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
企業和畢業生及學生電子技術應用對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的調研結果如圖2所示。其中,企業認為最重的前三項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依次是人際交流能力、工作責任心和自我管理、工作評價的能力。
圖2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基本職業素質和能力要求分析
4.企業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資格要求情況
在調查的53家企業中,企業對學生的職業資格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電子產品制造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依次是電工上崗證80%、電子設備裝接工80%、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72%、無線電調試工52%、電子繪圖員52%;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需求的是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80%、電工上崗證40%、無線電調試工40%、電子設備裝接工40%。
5.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職業成長分析
通過對筆者學校近5~12年畢業、在技術崗位或管理崗位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進行職業發展歷程調查發現: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初期主要是工作在企業一線,部分畢業生經過2~3年左右時間的生產培訓和管理培訓,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再經過1至5年的生產實踐鍛煉,個別畢業能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也有一部分畢業生在企業工作1~3年后回到家鄉搞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工作,其中有部分是自己做老板。但在調研中也發現:近幾年在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工作的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能進入管理員、組長、線長、技術員初級管理崗位的人數較少,有機會進入技術工程師、車間主管、部門經理中層管理崗位的更少,進入到電子產品維修和銷售類企業做維修人員的也不多。
究其原因,一是近幾年較多高職畢業生充實到企業的生產一線,企業把高職畢業生培養定位為初、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二是大多數畢業生覺得企業生產一線工作覺得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較簡單,勞動強度大,學非所用;三是近幾年的中職畢業學習基礎較差和持續學習能力不強。
四、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思路
1.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
從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來看,行業人才需求旺盛,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多種類、多層次和多規格的,而作為中職畢業生,更多的將是從事生產一線崗位的工作。電子產品服務維修銷售類企業為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來看,主要需求是相機、電腦、通訊設備和手機及配件的維修與銷售等四類崗位。據以上的調研分析,可以確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是培養在企業生產第一線主要從事電子產品裝配、檢測、調試、維修、運行等技術工作,并能從事電子產品市場開拓及售后服務等工作應用型技術人才和勞動者。
鑒于目前廣西地區工業生產企業較少,電子產品生產類企業生產一線工作崗位技術含量較低且勞動強度大,畢業生就業的穩定性較差特點,為使專業培養目標與行業需求相適應,筆者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培養電子產品維修方面的人才和培養辦公設備維修方面的人才。
2.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開發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
學校要借鑒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從企業崗位需求和學生職業成長需要的角度出發,根據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實際工作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參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以工作過程為主線,確定課程結構。以電子產品制作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形成與崗位對接,突出能力培養的模塊化、理實一體的項目課程體系,編寫具有鮮明職教特色校本教材,加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要加強教師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及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聘請來自行業、企業一線崗位的具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兼職教師補充現有的師資隊伍, 帶動整體師資隊伍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4.加強校企合作,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要與合作企業根據培養目標和企業生產實際需要,協商確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過程的有序性、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漸進性,以及職業成長規律,共同制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開發工學結合課程,整體設計優化教學、實訓、企業實踐、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環節,將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企業、學校、學生共贏。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