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彥華
【摘 要】作為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提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其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從整體上把握整個課堂教學的流程,從而進行教學反饋,從這個角度來說,課堂提問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該環節完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成果。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從有效提問的內涵入手分析,隨后重點分析,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思維障礙。為隨后提出數學課堂有效提問設計策略奠定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 有效提問 設計
一、有效提問的含義
目前,學界對有效提問的具體含義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有效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心理,從而刺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學生只有積極主動的思考,教學才算是成功的,這是教學成功的前提。一種觀點認為,有效提問的重要內容是注重交流與互動,這種交流與互動是建立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的。因此,有效提問的作用在于能夠實現傳遞與反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明白教師的意圖,學生理解之后,將其理解的內容再行反饋給教師。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有效提問預示著學生的理解,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思考從而實現理解的目的。不管哪種觀點,都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相一致,即認為有效提問是新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能夠通過有效提問從而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在有效提問的前提下, 學生通過自主尋找答案,從而對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不斷進行整合,從而達到領會以及理解知識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會從自身的知識結構出發, 還能夠提出一些新問題,從而引導出下一步的學習內容。總而言之,有效提問的含義,應當賦予新課程理念。即是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積極思考的心理,從而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鍛煉其優越的數學思維能力,最終使得教學目標能夠得到實現。
二、學生在學習數學思維過程中遇到的思維障礙
針對高中生,在學習數學時,經常會遇到思維障礙,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這些障礙出現?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從兩個角度進行揭示。第一個角度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是因為以往其學習數學的經驗和心理影響著其學習新的知識,即學理上常說的負遷移。第二個角度,高中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概括能力以及抽象思考能力,但是畢竟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其必然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學習到知識,對知識相關內涵、相關的聯系和區別進行重點分析,將會對今后的數學運用以及運用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出現很多思維障礙,學生容易犯錯。因此不管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學生都應當有著積極主動學習的心態,能夠主動參加到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主動和老師以及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問題的各種答案進行猜測,激發并且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提問方案設計
(一)制定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要有挑戰性,需要建立在學生重點學習教材,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當時常明確課程的學習目標,即具有充足的目標意識,只有教師具有目標意識,在有效提問的過程中,才能夠使之成功。同時,同時在設計教學目標或者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方法以及情感狀況進行綜合性考慮,在這些基礎上,再深入研究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從而更好的進行具有實際挑戰性的學習目標。
(二)預設問題,把握時機進行提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使用較為嚴謹的語言,從而達到調控教學的目的。教師在準備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設計的整個過程,進行合理安排。
教師應當把握好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把握有效提問的時機,一個階段是事先設置有效提問的沖突點,在這種沖突點的引導下從而引出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當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從而抓住“共鳴點”。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他們進行獨立的學習與聯系,從而啟發學生去使用已經學習到的新知識。培養他們對知識的概括以及提煉能力。教師在課堂進行提問的過程中,一定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參與到課堂提問當中。
(三)針對學生,及時有效地進行評價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對自己有效提問設計的效果進行診斷,主動進行評價,并且在評價的過程中,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以及錯誤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生成新的問題。在評價時,教師應當注重幾個問題,不能夠過多指責學生,而應當多激勵并且多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欣賞,使得學生能夠喜歡上這門課程,從而培養較好的教學氛圍。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個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盧正芝,洪松舟. 教師有效課堂提問:價值取向與標準建構[J]. 教育研究, 2010(04).
[2]賴慶榮. 數學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J]. 廣東教育(教研版), 2009(06) .
[3]王德勛. 課堂提問時機及提問方式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1(08).
[4]沈建紅,酈群.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中學數學研究,200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