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日友
摘 要:農村教育是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必須注重班級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那么新時期下,作為小學班主任該如何管理好農村小學的班級呢?本文結合自己多年擔任農村小學班主任的實踐經驗,就如何搞好農村小學的班級建設,從而確保農村教學的有序展開,做了深入的的分析。
關鍵詞:管好;農村小學;法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130-01
眾所周知,班級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培養人才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層集體。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紐帶。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小學的班級管理,而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好壞班主任工作是關鍵。那么,農村小學班主任該如何掌握一些必要的法寶,進而順利開展工作使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正規化、系統化呢?下面,我就如何掌握一些法寶,來做管理好農村小學的的班級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一、多方善導促健康
在農村,由于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學生,回到家里往往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導致他們往往養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成績也不盡人意。我們做老師的都渴望自己的學生能聽話懂事、勤奮好學。可是,由于不良的習慣,總有一部分學生讓我們失望。經過不斷的實踐,我覺得對他們的這些不良習慣,我們不能操之過急,應慢慢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只有他們人生的軌道正確了,方向才不會錯,最起碼他是健康的。具體如下:
首先,以身作則。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小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因此老師的言行對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放下架子把自己當作班里的一員,帶頭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如,早讀、大掃除、勞動課的勞動都要與學生一起參加,并嚴格要求自己,以便影響學生,熏陶學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例如,組織他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社會公德四字歌》,再在主題班會上談體會。每看完一部好的電影,就讓學生充分發表見解,弄清真、善、美與假、惡、丑,這樣能使之加強自我修養,規范自己的行為,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是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學習目的。先利用環境感染:把鮮紅的五星紅旗掛在黑板上方,教室的兩邊墻上掛上名人頭像;再學習感化: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名人傳記和科學家的成材故事,抄摘名人名言。這樣可以使學生從中受到熏陶,樹立自己學習的榜樣,確立起爭取的目標。
二、施以愛心贏愛戴
曾有人說過:“沒有愛的教育,是干枯的教育、苦澀的教育、專橫的教育,這樣的教育是違背人性的,是必定要失敗的。”在農村大部分小學生的父母,由于長期出外打工,缺乏父母關愛的他們,往往更渴望被關愛。因此,要想贏得他們的尊敬和愛戴,作為一個農村小學班主任,就要懂得用“愛心”去教育、感化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近老師,愛戴老師。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十分注重用愛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堅持一碗水端平-----給每一個學生一樣的愛,使師生之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梁。
例如,曾有這樣的一個留守學生,由于父母離異,由爺爺看管。本來成績很好,且性格開朗的他,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競賽,且均能獲獎,家庭的變故使他變得失落,不愿與人溝通的個性特點。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忽視他,而是利用空閑經常跟他交流談心,用愛心加予教育、指導,天氣冷了提醒他:多穿衣服;放學回家叮囑他:注意安全。并引導他看《愛的教育》,我的愛心終于喚醒了他的沉默,他恢復了以前的學習勁頭,成績均名列前茅。對后進生來說,我更是用愛的甘露慢慢澆灌他們,面對成績落后、行為表現平庸,多次失敗的他們,我經常課后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從根本上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告訴他們不要被人看不起,只有內心強大才能自我強大,克服了他們的自卑心理。生活上則經常對他們進行噓寒問暖。農村的小學生比較淳樸,只要班主任給他們多一些對子女般的愛心,使他們在班集體中得到一種溫暖。他們會因此而感激你,愛戴你。
三、耐心教育除后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在農村由于多方因素的影響,不少后進生的確有不少“劣跡”,轉化他們往往不能立竿見影,因此不少教師更多地關注甚至偏愛好學生,有意無意忽略后進生,造成他們學習或活動的機會不等。這時候班主任就要有耐心了,不能任由他們這樣下去,成為班級甚至是社會的后患。
例如:曾有一個學生,活潑好動。但富裕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失管,使其養成了一副壞習慣:結伙打架、拉幫結派、無端生事,紀律、學習都差。之前的班主任都對他敬畏三分,我接手后,私下找他談了好幾次話,但并沒有什么明顯的效果,而且幾次三番的“重抄舊業”。但我沒有因此而放棄,而下耐心來找新的突破口,后來經過我仔細觀察后,我覺得這個學生有小聰明,在學生中有一定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于是我便委以重任,叫他當紀律委員,成為班干部。把班里管理得井井有條,班風、學風也有明顯的好轉,他本人的成績也提高很快。另外,對后進生所取得的成績,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語,聽多了批評、斥罵言辭的后進生相當渴望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語。然而我們做老師的大部分對后進生經過努力而取得的點滴成績和微小進步視而不見,這樣容易使本來希望再進步的學生喪失最后的信心,帶來惡性循環。 由此可見,班主任如能對每一位后進生進行認真、細心的觀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然后抓住他們的閃光點,最后采取特殊的“知人善任”,耐心地給他們一些鍛煉和表現自我的機會,他們可以做得跟優秀生一樣好。
總之,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比較復雜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誠的捧著一顆“愛心”,多用:善導、慈愛、耐心這些工作法寶,就能促使學生思想、心理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