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華
摘 要:興趣是學習成功的源泉,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成績好壞有直接影響。本文筆者就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法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法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236-01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20世紀初,歐洲著名進步主義教育家德可樂利把興趣作為其教學法的中心,他指出:“興趣是個水閘門。借助它,注意的水庫被打開,并規定了流向。”由此可見,讓學生產生興趣是多么的重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我通過以下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一、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因為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所以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準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二、充分使用學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當代的小學生由于處在信息時代,他們知識視野較寬,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嘗試、探索去發現、理解和掌握一些數學知識,由此調動學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興趣。如:長方體體積和長、寬、高的關系比較抽象,讓學生從操作12個小木塊入手,邊操作邊思考,并借助記錄整理的科學手段,從中悟出這種特殊關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再如,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學生通過動手拼擺幾何模型,運用已掌握的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又如:利用學具操作,學生將圓柱側面轉化為原來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從而推導出圓柱側面面積公式。通過操作學具,學生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把新知轉化為舊知,運用舊知解決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皮亞杰的活動內化原理指出,通過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動逐步內化為智慧活動。這樣的教學,成為學生的科學實驗,其知識是學生通過操作實驗“重新發現”的,容易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實踐活動促進學習興趣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一節時,為了讓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更為深刻,我讓學生四人成一小組,每人畫一個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來測量自己畫的三角形三個內角之和是多少,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進行比較,大家會發現,測量的結果都是180度。接著,我又讓學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紙片的三個角分別撕下來,拼在一塊,大家會發現三個角都組成了一個平角,還是180度。此時,大家都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已確信無疑了。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教師拼、擺,聽教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四、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激發興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怎樣才能“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現在老師們在課堂上都非常注意改變自己以往的評價語言。特別是在公開課中,我們可以聽到許多帶有明顯新課程理念性的評價語言。如:“棒棒,你真棒!”“表揚他,頂呱呱”……一節課中,這樣的語言此起彼伏。剛開始接觸這些評價語言時,師生們感到非常新鮮,也比較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說一句“我相信你”、“我覺得你行”,那么他就很快會鼓足勇氣。無論是學習成績好與不好的學生,都對他們說:“我相信你行。”這樣學生才會個個充滿著自信。“行”的更“行”了,“不行”的也“行”了。評價語言貫穿整個數學課堂過程中,讓我們“多一點賞識,少一點苛求”,多一份激勵,少一份打擊”、“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多一點真誠,少一點敷衍”。站在孩子整個人生的維度上,用發展的理念來實施評價,科學有效地運用評價語言,以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全面發展。
總之,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靠教師的培養和激發,使學生學起來有趣,感到樂趣,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發展到志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各種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這樣,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