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平
摘 要 本論文結合教學實際內容,對各高校有關電氣自動化系列課程進行了合理的設計,課程設計之后能使得高校自動化控制專業的學生高效地、高質地完成本專業的課程,為學生畢業后能夠更好地掌握電氣自動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電氣自動化 課程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分析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中包含了許多門專業課,如: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等很多門專業課。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是學生以后專業技能的基礎,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了學生以后的就業問題,可見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傳統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以理論知識為核心,實驗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教學過程中以理論知識為主線,一切都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線。的確,如果沒有堅實的理論知識是什么都做不了的,但是各高校教師在理論知識為主線的教學環境中的同時自己的意識也受到了影響,對實驗和實踐環節都放松了,所以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再遇到一線設備的操作維護、查詢故障、排除故障問題的時候就不知所措,導致了大批的“紙上談兵”的學生。還有就是目前各高校的教學考核系統尚不完善,考場作弊的現象非常嚴重,制定出一個嚴格的教學考核系統對電氣自動化控制教學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課程教學設計
2.1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的設計理念
CDIO 設計理念:將教師或者經典的實際項目引入到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課程設計中,通過實施項目的 C(構思)-D(設計)-I(實施)-O(運作)完整過程,如果這樣做會使得學生不僅牢靠地掌握了專業課的知識,又能使學生了解到在工作現場是如何運用已學的知識,使得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工作現場技能兩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集成化課程設計理念:可以把一個完整的項目引入到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的課程中來,我們把這個項目稱作“Ⅰ”項目,“Ⅰ ”項目里面包含許多門專業課,再把這個“Ⅰ ”項目中的每個分支拿出來分發給各個專業課的教師我們把它稱作項目“Ⅱ”教師通過講解各個分支使學生獲得專業知識,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又具備了整體的概念,把“Ⅱ”項目和“Ⅰ ”項目有機的聯系到了一起,這樣就做到了把電氣工程自動化課程集成化的目的,這樣做能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完整的掌握了各門專業課知識。
2.2 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
由于社會的經濟、環境不斷發展原有的教學設計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所以我們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設計進行改革,新的教學設計中要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因此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的教學設計的教學手段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根據每門課現有的條件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手段進行教學設計。
2.3 重構教學內容體系,無縫對接教學與生產
現有的教學內容只要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線,有很多的學生雖然掌握了理論知識,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仍然是不知從何入手,導致工作后工作效率低,最終影響自己的專業生涯。所以我們要重構教學內容體系,把原有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中的理論知識縮減三分之一,把實踐內容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去,因為原有的理論知識抽象、難理解,還有就是學生在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的時候會思索一個問題,學了這個知識能在以后的哪些地方用到?學生們找不到答案就會認為學習它們也沒有太大的用處,所以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了學習,但是我們一旦把實際問題引入到教學環境中去,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再把教學和生產有機地統一在一起之后還會激發學生無窮的興趣,學生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去把理論和實際生產的知識牢牢地掌握住,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如此設計就能高效地完成培養目標,為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4 結合新教學內容體系,編寫生產性教材
教學內容設計重構后,原有的教材就已經不能夠適應新的教學方法了,所以我們要結合新的教學內容重新編寫教材,把實際生產等實踐內容編寫到教材中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材是實驗部分和理論部分分開,而且實驗部分不占有大部分課堂時間,所以同學平時更是很少翻看實驗教材,如果把實驗教材編寫到理論教材中,就是使得實驗和理論部分捆綁,這樣在無形中就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實際生產內容,讓學生擁有良好配套教材。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專業課知識和實踐技能。
2.5 加強實驗教學設計
(1)以“基礎+工藝+應用+綜合”為主的實驗內容設計。課程實驗內容分為基礎實驗、工藝實驗、應用實驗、綜合實驗4種類型。基礎實驗主要包括:并勵直流電機調速、星三角降壓起動。工藝實驗主要包括:交流異步電機的結構認識及裝配、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單向連續運行電氣控制柜的裝配。應用實驗主要包括:工作臺的自動往復控制、皮帶傳輸機的電氣控制、生產設備的多地控制。
在實驗內容的編排上,改變了過去的一味驗證理論性實驗思路,更強調了電氣控制的綜合設計及工藝應用性。
(2)以“必做+選做”為主的實驗任務設計。在任務的安排上,分必做實驗和選做實驗。基礎實驗為必做實驗,占實驗總學時的50%。工藝、綜合、應用實驗為選做實驗,占總學時的50%。授課教師根據大綱給定的選做內容,有計劃地選擇實驗內容。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以有2學時的機動時間,可以自主設計方案,也可以從教師提供的實驗中選擇實驗。并且在每個實驗中,教師根據不同的班級情況及教學效果,將實驗內容分為必做內容和選做內容。必做內容為每個學生必須完成的內容,為實驗的基礎部分。選做內容是教師提供的相關環節或學生自主設計的環節,為層次較好的同學服務,為實驗的提高部分。
2.6 嚴格監管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的考試情況
更好地設計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教學的內容,就是為了想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課知識以及實踐技能,但是現在部分高校雖然做到了高效的課程設計,但是把這其中的重中之重給忽略了,就是考試作弊情況。所以各高校要嚴格監管考場紀律,不要讓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教學設計成為泡影。
3 結束語
按照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系列課程教學設計來實施教學任務能夠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實驗器材的利用率,使得學生對專業課知識的掌握更加牢靠,有效避免了由于大學生畢業后對專業掌握不熟練而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的情況,同時也為社會培養了高技能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世興,黃向慧,黃夢濤,汪梅.現代電氣自動控制技術[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 陳渝光.電氣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3] 陳衛增.工科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方案改革的嘗試[J].科技信息,2007(22):138-139.
[4] 張阿誠.關于可編程控制器的教學探討[J].廣東科技,2007(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