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清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積累;練說;寫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2—0077—01
閱讀與寫作是語文學科中的主體內容,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借鑒,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chuàng)造。如果離開閱讀談寫作,或離開寫作談閱讀,都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以下,筆者就談談如何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閱讀中積累
寫作是一種釋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智慧的輸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積累,沒有不斷的吸收和充足的積累,就不可能寫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學生不但要在閱讀中積累課文語言,還要積累與課文語言相關的課外詞匯、片段和句式等。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累,讓學生摘抄優(yōu)美的詞語和精妙的句子。對于詞語的積累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積累課本上的詞語,二是通過課外閱讀積累詞語。這樣,學生不僅在學文的同時做到隨文積累,豐富知識,而且能夠學會感悟文章的美,在閱讀中受到美詞佳句的熏陶。
二、閱讀中練說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從課文的語境中體會、訓練和理解詞語的含義,體會詞語的用法,把課文當成語言交際的典范,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觀察、思維和表達的方式,領悟文章遣詞造句的藝術。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對某些詞語、句子和課文內容的獨特感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練說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詞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篇,以便學生能夠逐漸說好。練說的素材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把生活中的事物用優(yōu)美的詞語串聯起來,就能成為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另外,當學生熟悉練說環(huán)節(jié)后,教師不妨提高要求,鼓勵學生用修辭手法及名言警句等。這樣學生積累的詞句不但得到了訓練,而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閱讀中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課文和身邊的事,從學文中再現生活,描繪生活而不脫離生活。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寫作訓練:
1.抓重點詞語聯想練寫。如,教學《荔枝》一課時,筆者抓住“筋脈突兀”這個詞語,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母親的手,體會母親的辛勤和無私的愛。教學《林海》一課時,筆者抓住“興國安邦”這個詞,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宏偉目標,或自己應如何做才能有興國安邦的意義。
2.讓學生仿照課文句式寫作。高爾基說過:“對初學寫作的人來說,不在讀書和模仿中寫些什么,就很難有什么創(chuàng)造。”可見,仿寫對于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小學生正是學習寫作的開始,如果教師不給學生一個拐杖,學生就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就會對寫作產生厭惡。所以,在學完課文后,筆者通常會讓學生根據這一單元的構段方式、寫作手法開展仿寫訓練。
3.讓學生補寫文章中的留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補寫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號省去的部分,也可以是對文章的續(xù)寫。如,在教學《荔枝》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補寫文末未說完的話,讓學生結合自己母親對自己的愛,體會文中作者的情感。這樣,學生在學文的同時也進行了寫作訓練,課文內容理解加深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提高了。
4.讓學生為課文續(xù)寫結尾。課文結尾是課文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往往起著總結全文、呼應開頭、深化主題和升華感情等作用。葉圣陶說:“結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結尾最忌諱的卻是真的完了。”好的作品的結尾往往不是思緒的終結,而是更加激越的騰飛。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利用結尾大做文章,鼓勵學生續(xù)寫結尾,甚至可以將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隱去結尾,讓學生猜測可能性的結尾,創(chuàng)造更好的結尾。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蘊涵的語文資源,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積累、練說和寫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現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得到提高。
編輯: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