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長春
中職學校班主任必須具有奉獻精神,必須對班主任工作有熱心、有責任心、有信心,對學生有愛心,并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中職學校合格的班主任。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中職學校的班主任不僅要給學生傳遞知識,更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因此,在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中,應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班級管理途徑,著力構建和諧的班級關系,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一、合格的班主任必須要有奉獻精神
班主任工作很辛苦,壓力很大。正常上班工作是8小時制,而班主任工作是24小時制,多數班主任不論白天晚上,心里時刻都裝著全班同學,總是擔心班級學生會發生什么事情。一個班級幾十人,大事小事有可能隨時發生,確實要花不少精力。要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沒有奉獻精神是肯定不行的。
二、合格的班主任必須有熱心
1.對班主任工作要有熱心
班主任要熱愛班主任工作,要把班主任工作當作自己事業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樣才會用心去投入,用心去學習,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
2.對班級管理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是不會用主要精力去學習、去探索、去工作的,那么工作效果肯定不會好。
3.對班主任工作要有信心
班主任要有信心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積累經驗,班級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4.對學生要有愛心和同情心
學生遠離父母和親友來到了學校,在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師。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多去關心愛護學生,多和學生交往、交流、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在班主任的面前敢于說話,愿意說出他想要說的話,這樣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與他談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特別是對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紀律性不強的學生,更應去關心他、鼓勵他、幫助他,這樣他才會在心里感激老師,并用實際行動來報答老師,班級管理工作才會順利。
三、做好班級工作的方式方法
1.把班風、學風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新生入學后,老師要盡快組建臨時班委,多注意了解學生入學初期的表現,有目的地分配給學生的一些工作任務并注意觀察他們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生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情況,然后由班主任提名組建臨時班委。臨時班委一般為兩到三周。在這期間,班主任要特別注意對臨時班干的培養,指導他們去做每一件事,并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做,遇到問題時與他們商量解決,使他們的組織能力、工作能力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為正式班委的組建打下良好基礎。在組建班委時,一是班主任做動員工作,重點講班干工作的重要性和班干工作是自我鍛煉的最好方式;二是要求學生自我推薦,采用競聘演講的方式;三是由同學提名推薦;四是班主任提名推薦;最后進行投票選舉。實踐證明,這樣選舉出來的班干,他們的思想素質、文化素質、組織能力、工作能力都比較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2.學習中職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
學生從初中進入中職學校是一個轉折,學校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為了使學生盡快了解和適應學校管理,除學校統一安排新生入學教育外,還應在新生入學后一個月內充分利用每周的班會課時間組織學生學習,學習討論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重點學習學生違紀處分條例,使學生充分了解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以減少違紀現象的發生,促使學生在校期間順利完成學業
3.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
由于生源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不一樣,有的學生求知欲不高,表現有厭學情緒,上課不認真聽講,遲到、早退、曠課,上課睡覺的現象較為嚴重,有少部分學生甚至有擾亂課堂秩序的現象。針對以上問題,應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以班風、學風等各方面做得較好的班級來教育學生搞好學習,并把在校學習與畢業后就業結合起來教育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4.班主任要做學生的表率
凡事要注意堅持原則,對原則問題不能讓步,如學生做錯了事,違反了校規校紀,該批評的就要批評;對那些屢教不改的,該處理的就要處理。否則,班級管理工作難度更大。
5.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有一些開朗,有一些內向。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批評教育時,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耐心細致地做思想工作,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精心策劃班會課
班會是班主任與學生交往交流、溝通的主要平臺,精心策劃好每次班會課是班會課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條件。
四、善于運用溝通技巧
溝通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和橋梁,對于班主任來說,溝通能力尤其重要。
1.建立認同感
認同感是良好溝通的前提。對于班主任來說,和學生溝通時,首先應肯定他們的長處,如良好的品質、悅目的外表、優異的成績、個人特長和特殊的經歷等。這些肯定讓學生知道班主任對他們的欣賞和接受,那么他們也會自覺地接受班主任,從而實現師生順暢地溝通。
2.善于講故事
他人是影響學生思想和情感最主要的外界條件,一個生動的故事,往往會詮釋主人公在重要時刻如何選擇和行動,把聽者帶到特定的情境中,讓他們自覺地按照主人公的思維思考和決斷,在內在世界的矛盾運動中發生深刻的改變。班主任日常要積累古今中外名人、偉人或當代中職生的故事,通過故事與學生交流,師生之間的氣氛會更親切,能夠收到更好的效果。
3.以誠相待
班主任與學生溝通,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能夠站在學生的年齡、性別、處境和性格等方面思考問題。真誠的班主任往往能和學生成為朋友,當學生因處理不好人際關系、與他人發生了小摩擦感到委屈而向班主任哭泣訴說時,班主任不必調查事情真相,也沒有必要讓學生解釋哭泣的原因。只要給予他們朋友式安慰,讓他們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4.懂得心理分析
學生的心理活動往往很隱秘,作為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學生的一舉一動,喜歡或厭惡的表情等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例如,當班主任試圖對一名犯錯誤學生進行批評時,該學生頭高高昂起,這個動作反映出要么他的錯誤情有可原,要么在他認為這件事是小題大做,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反應采取相應的策略。對于班主任來說,掌握中職生的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特點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中職生處于青春期,智力快速發展,思維活躍,精神需求層次提高,責任感增強,渴望受到關注,但情緒波動大,容易沖動。班主任在了解學生時,要綜合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外在反應,判斷學生深層次的心理活動。
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經歷、個性、情感以及不同的夢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從各方面充分了解學生,進而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韋豐橋.中職班主任工作.中國論文中心,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