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信
【摘 要】新課程已經全面實施,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持什么樣的作業觀,是廣大師生應關注的問題。本文著重從教師設計和布置作業時應關注什么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中職 數學教學 作業觀 作業設計與布置 關注
近年來,人們重點關注普通高中課堂教學改革,但很少關注職教課堂教學改革, 而對職教中作業改革和研究,顯得少之又少。隨著中職招生規模擴大,給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與挑戰,進行教學改革成了刻不容緩的課題。
在數學教學中,布置作業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作業觀”是關于作業的一種本能的習慣性的總體的看法。
在以前,很多數學教師形成了幾乎一致的作業觀:作業是教師布置的有明確答案的一道道書面練習題;力求能夠體現教材內容的要點、重點和難點,追求作業題型與高考題型的一致性。今天,對作業的理解正在被新的認識所取代:有標準答案的練習題不是作業的唯一和主要形式;作業應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作業不一定是學生個人行為,可以由學生合作完成、在生活實踐中完成;做作業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活動,成為對知識的一種綜合運用。
目前,中職數學在作業設計與安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作業布置隨意,內容重復,形式單一,作業一統化等。不僅作業的作用沒有發揮好,影響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忽視了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那么,怎樣設計作業,才能增強學生的數學興趣、促進對數學的理解,讓作業成為學生繼續學習的有效途徑呢?根據一些專家和學者對作業問題的研究,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在作業設計時應該關注以下方面:
一、要抓典型性,強調基礎性實用性和靈活性
布置典型的練習題,可反映本節課的知識重點、解析教材知識,不僅能讓學生感知和深刻理解教材內容,而且對加大知識運用的力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過去的題海戰術,學生被作業壓得透不過氣來,疲于奔命,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和敬而遠之。而今,作業的布置應講究“精”,要有代表性,以減少學生盲目、重復、無效的勞動,要對培養和鍛煉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起到了作用。
作為作業的練習題的指向盡量和考試題型合拍,尤其要從中職數學教學的特點出發,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考慮到為不同專業、不同水平、不同發展需求而設計作業;作業的布置應更加突出知識的基礎性、應用性以及學生獲取知識手段的多樣性;題目的選擇盡量貼近職校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體現“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學習理念。
二、加強針對性,著眼于中職數學教學的實際
布置作業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切合教學內容,使習題與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有機的統一起來,讓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掌握和消化相關知識。
特別要注意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作業。兼顧各類學生的不同需要和接受能力,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余地,提倡分層布置作業,把作業劃分為:基礎知識訓練、擴展知識應用、問題解決三個層次。著眼于中職數學教學的實際,通過“低起點、巧銜接”力求實現學生樂于學;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降低知識的起點,由淺入深,既關注與初中數學知識的銜接,又兼顧與專業課程內容的銜接,使學生接受起來容易一些,做起來方便一些。
三、注重趣味性,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喜歡做作業,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業,應注意作業時間不宜過長、作業量不宜過大。教師應將傳統意義上的作業加以改選,使其有一定的主體性和情境性,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內容,將作業融于各種形式之中。如:①開展課外閱讀、撰寫數學論文,培養學生研究數學的興趣和能力;②引導學生進行家庭小實驗、自制數學教具、編輯數學小報等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另外,在新教材的 “閱讀空間” 中,有許多內容涉及數學史料及數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等知識,既通俗易懂又生動有趣,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價值觀和人文精神,也可作為布置作業的對象。
四、注重開放性、體現合作性,突出數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
讓學生在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各種探究活動,發現知識、掌握技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余地。遵從“面向全體、發展個性;手腦并用、強化活動;聯系實際、注重實踐;改變環境、拓展空間” 的原則。
新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是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開放性的專業課程,使大量的作業已不再是個人能完成的,需要與社區、家庭以及他人協同合作。要設計一些探究性作業,作業過程需要學生密切合作。生生合作、師生合作、親子合作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完成作業的方式之一。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學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數學與信息技術結合,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可以把它落實在假期作業的布置上,可考慮通過數學建模來嘗試完成。
總之,在今日“作業觀”中,教師必須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教學,用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教學的責任感、積極向上和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把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作業搞好。
【參考文獻】
[1]張景斌. 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數學.北京:語文出版社,2013.
[2]孫啟民. 新課程需要什么樣的教學觀[J]. 教學與管理,200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