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永成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一、什么是情境教學
要應用好一種教學方法,首先要搞清楚這一方法的含義,搞清楚它在什么時候運用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學法呢?所謂情境教學法,既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一個主題突出、色彩鮮明的具體場景,通過這一場景,激起學生的體驗,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內容的作用。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通過創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與所學內容達到共鳴。
二、小學語文教學采用情境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課,容易上好,也容易上糟。容易上好的原因在于,語文為我們的母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學起來一般不存在語言的隔閡和文化的差異。而容易上糟的原因在于,由于學生對語文并不陌生,一旦在教學中,教師沒法激起學生興趣,一味追求所謂語法或考試知識點的教學,學生容易對其生厭。情境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的問題。通過情境教學方法,學生可以身臨其境,樂文中所樂,悲文中所悲,與課文中主人公以及作者共同體會文章的情感,進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
就情境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而言,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通過情境教學,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第二,可以更好地將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切合學生實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語文的意義,并進一步了解我國文化的廣博精深;第三,通過情境教學,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為他們將來步入社會后更好地與人合作工作作好鋪墊。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
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這一方法,首先要有著眼發展的觀念,全面具體地提出該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然后結合教學班級特點、學生學情,適當參考教師的個人素養,采用切合實際的情境進行教學。通過多年的小學語文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情境教學模式,與大家分享。
1.通過現實生活展現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許多描寫學生身邊事情的篇章,如人教版二年級課本中《秋天的圖畫》一文,便是如此。在進行這類課文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從身邊選取一個典型的場景,將學生帶入大自然中,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并適當運用教師的語言描繪,將所學課文內容與眼前的大自然風景有機結合在一起,將一幅美輪美奐的秋天的風景畫活生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2.通過具體實物演示情境
小學語文課文中,也有許多以實際物體為主題的文章,在這類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尋來實際物體,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演示。即使身邊確無實物的,教師也可以通過畫圖等手段,將物體具象化,將“實物”呈現在學生面前。實物演示,可以讓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的東西變得容易起來,而畫圖、掛圖等可以以另一種方式展示實物的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激起學生的聯想。
3.通過參與表演體會情境
對課本中,人物關系較為復雜或者人物較多的課文,可以運用情境表演的方式進行教學。課堂中的情境表演,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學生進入角色,即假設“我”是課文中的某一位人物,將會……這一方法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調動學生想象力,拓寬學生視野,同時,在不同學生的演繹中,也可以為其他同學提供借鑒,以便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另一種是讓學生扮演文中某一角色,這一方法學生發揮想象的空間較小,但可以通過自己對文中角色的把握和理解,很好地完成課文的學習內容。在學生扮演文中角色時,相對的人物已不再是課文中“冷冰冰”的用語言構筑起來的人,而是自己身邊的同學,這樣,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會產生親切感,自然就加深了對課文的內心體驗。
四、小結
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也要切實把握好學生的學情,教學方法要因人而異,要因材施教。總之,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切實應用好情境教學這一方法,還需要奮斗在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使其真正發揮效用。
參考文獻:
[1]吳永梅.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7).
[2]邱平.探索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2(4).
編輯 李艷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