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平
摘 要: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創新,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新天地。沒有創新就沒有學生的真正發展,沒有創新的教育教學也是平淡的,枯燥的。學生創新精神及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水平以及學生之間差異設計教學進程,并且根據教學進程中的具體情況來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只有教師具備了教學上的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48-0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構建創新教育的基本教學模式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基礎教育必須要從小學抓起。隨著中國加入WTO,英語越來越重要。小學英語應努力做好創新的啟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英語學科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聽說讀寫既是語言活動,又是思維活動。英語學科的思維訓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英語學科的思維訓練不能脫離語言能力的培養,不能脫離聽說讀寫活動。所以,英語學科中學生創新精神及能力的培養也主要是通過聽說讀寫的英語活動進行的。為了使學生會學習,會探索,使學生學活書本,變得更聰明,并且學好英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音、語調及書寫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創新精神及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新天地。那么,我們應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能力呢?
一、塑造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阿瑞提對個人創造力提出了十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與集體活動相補充的“重學生、關心學生、賞識學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和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與緊張學習工作狀態相對比的“閑散狀態”,與理性思維相反的“幻想”,以及擺脫禁錮的“自由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們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形成一種平衡、民主、尊重、理解、關注、賞識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身心愉悅,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及健康的心理,才可能使學生產生敏捷的思維,他們才會自主學習,主動地去探索,去創造。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能力,要在課堂上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使學生產生不怕錯誤,敢于求異的良好的學習心理,孩子的創造的火花才能迸發出來。例如:我在教授水果、動物及交通工具等日常接觸的東西時,我盡量帶來食物或是玩具模型,讓學生感覺置身于平時的生活中,讓他們心情徹底的放松,完全放松地置身于教學中。再者在教學單詞head、nose、ears、hair、eyes、mouth等五官類詞匯時,就走到學生中間,輕輕地拍拍學生的頭、捏捏學生的鼻子、摸摸學生的耳朵、頭發使學生感受到親切、和藹,讓學生感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敢說、能說、會說,并且敢于創新。當然,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敢想敢說的積極性,有時學生說錯了,一般不要直接說:“No, youre wrong。”而是應該鼓勵他(她):“Dont be nervous。Please think it over.”。并且只要學生能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都要給予表揚,從而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及能力。
二、精心創設各種情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
問題是創造之源,疑問是創造之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開始,要讓學生能夠找到問題,就問題展開學習,并不斷探索,學會解決問題,從而提高能力水平,為解決更深更難的問題奠定基礎。現代認知結構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該過程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要達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讓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或新舊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構成學生認識活動的內部矛盾,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活躍的能動狀態,進而喚醒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產生學習需要,激發求知欲望,使之成為促使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心理學家在研究創新思維的培養問題時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不會自然涌現,它取決于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況。”所以,教師必須經常地、有意識地為學生精心創設各種情景。好的課堂提問,有利于師生交流,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比如:在教學26個英語字母時,教師做棵美麗的蘋果樹,樹上有25個字母蘋果。這時可向學生提問:26個字母蘋果,哪一個被小調皮鬼摘走了?”這時學生會積極地思考尋找26個字母的順序,總想最先找出少了哪一個。等同學們找到問題的答案后,教師馬上又問:“誰能把這個字母放入正確的單詞中?”學生大腦馬上又活躍起來,爭先跑到黑板前寫下正確的單詞,然后試著問大家“Is he/she right?”大家還給他一個笑臉“Yes”。課堂氣氛充滿交際活力,從而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帶入了新知識環境之中,為發展創新思維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創新,也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新天地。沒有創新就沒有學生的真正發展,沒有創新的教育教學也是平淡的,枯燥的。學生創新精神及能力的培養離不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水平以及學生之間差異設計教學進程,并且根據教學進程中的具體情況來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能力,只有教師具備了教學上的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能力。
參考文獻:
[1] 梁金樹.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探討[J];新課程(教師版);2006,09.
[2] 周傲雪.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方法初探[J];才智;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