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路希
摘 要:本文以<<方案的構思方法>>為例,提出通用技術案例教學存在的誤區,在兩極分化的現狀下,引入分層教學的方法,設置了“低起點、多層次”的教學方式,使各個層次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更好的指引學生完成設計,全面的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分層教學;案例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94-01
一直以來很多教師,在教材處理上存在誤區,案例教學的確是技術教材的一大特色,但不少教師過分依賴教材,造成了負面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重點中學的文科班,兩極分化是十分嚴重的,此時如果依然照本宣科,那就很容易適得其反。鑒于學情的需要,我們必須對案例設計加以處理,設置了“低起點、多層次”的教學方式,使各個層次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更好的指引學生完成設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本文以《方案的構思方法》為例,來介紹分層教學法在案例設計中的應用。該課的案例必須體現構思方法的運用,因此筆者在設計中,引入“傳統作畫”的視頻。該案例是 變廢為寶”創意作畫的教學設計結構圖
教學設計的重點,圍繞重點展開可以引出各類構思方法。為了兼顧學情,案例的拓展必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這樣才能解決學生間的差異,使他們都得到充分發展。
筆者在教材處理時,采用了這種臺階式的教學方式,將構思方法分為四個層次,各個層次都圍繞案例具體展開,它們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可指引學生更好的完成構思設計。“
一、草圖法:呈現設計構想、進行設計交流的構思方法。作圖構思時,學生可捕捉靈感,自由發揮,因此很多靈感會在繪制時激發出來,新的構思也就應運而生。
草圖法是方案構思中最基礎的方法。案例設計時,可在把握整體教學的基礎上,適當降低起點,從簡單的平面設計出發,導入最基礎的方法。如本案例就涉
及到各類傳統作畫的草圖設計,由此可引導學生進行構思,啟動設計思維的門。
二、模仿法:核心在于通過別人的想法、構思激發自己的靈感,觸動自己的思維。
依據“最近發展區理論”,以基礎知識為依據,導入第二層,第二層教學是在已有知識水平上,發現學生潛在的發展可能。如本案例設計時,就在學生草圖構圖的基礎上,通過視頻教學的引導,進入構思的第二層—模仿設計。模仿作畫并不等于照搬照套,它融入傳統作畫的設計技巧。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構圖設計,它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該層的教學尤其重要。
三、聯想法:借助于某種形象引導觀者的認識向一定方向集中,由觀者產生的聯想來補充沒有直接交代的東西。它是一種由此及彼的方法,也是常見的方案構思法。
在第二層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變式延伸,可導出第三層。第三層教學在模仿設計的基礎上,讓學生變更問題,從變廢為寶的角度入手,進行作畫材料的拓展。在該層教學中,學生可結合生活,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這樣的聯想可激發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奇特性構思法:這些構思在生活中很少出現、或從來沒有出現過,它也許產生于某種需求,也許是一時的突發奇想。用它構思的方案一般比較獨到、新穎。
在第三層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變式延伸,可導出第四層。第四層教學在變式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在該層教學中,可引入各類創新畫作,以此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在此基礎上去引導他們變更角色,從原創者的角度進行構思,這種角色轉變,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反思與討論:記得教育家安德魯說過:“平庸的教師傳達知識,一般的教師解釋知識,好的教師演示知識,偉大的教師激勵學生去學習知識。”作為教師,我們絕對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因此在案例設計時,要辯證全面地看問題,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充分拓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達成效果,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參考文獻:
[1] 陳尚平.三分三集教學法實施班內分層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01,(12).
[2] 唐海海.分層遞進教學的實踐探討[J].廣東教育,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