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丹
摘 要:如何以有效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一直是教育領域永遠沒有終點的探索,案例教學就目前而言被廣大教育機構所青睞,它有別于傳統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生硬,不易于學生的理解,不能起到即時吸收的效果,而案例教學是將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來進行教學,這種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是一種極具推崇價值的教學方式,也是本文所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案例教學;小學數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205-01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教育業的教學質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對學校和教師來說都是一項具有挑戰的考驗。小學是學生生涯的起點,所以個別受到外界關注,更為主要的是由于教學對象的年齡問題,為了使教學效果更明顯有效,想要使小學教學在教學質量上尤其是作為教學點難的數學,必須在教學方式上加以創新。案例教學是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針對小學教學的得力助手,如果能將案例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靈活運用,必將成為小學數學教育的福音。
一、案例教學的定義
想要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案例教學的方法,必須對案例教學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定義,只有這樣,在接下來的案例教學開展過程中,才不至于偏離案例教學的軌道。可以說案例教學的正確認識是應用案例教學的基礎。案例教學發是受教者通過理論與案例相結合,以舉例子的方式進行課堂必備知識和重點知識的引導,針對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在案例上有所區分。
二、教學的禁區
案例教學之所以有所謂的禁區,是因為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兩種教育方式互為表里。嚴格的說,上面對案例教學做出過定義,就是以原理和案例相結合,通常情況下,案例教學都被應用為舉例教學,但是這種舉例子的教學方式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卻很難起到正面效果的收益,從教學的形勢不斷要求改革就能看出,案例教學并非一劑萬靈丹,百試百靈,它只是一種教學手段,過分的依賴或者不結合教育實際情況進行案例教學,那么案例教學就于傳統教學毫無區別。舉例來說,某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案例教學的方式授教,他所舉出的例子確切實際屬于案例教學,但是這種案例成分過于復雜,不是超越學生所能理解的范疇,這樣的案例教學,學生一旦理解不了,最終就會放棄思考甚至會感覺數學這門課程過于枯燥乏味,最終排斥數學。
三、如何進行案例教學
教師們首先要先清楚案例教學只是一個引導工具,它是存在價值就是將學生所應該掌握的知識,以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吸收,這才是案例教學被應用在教學機構的使命。在數學課程中引用案例教學,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以多樣化的案例進行探索式舉例,從而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分析出什么領域什么方面的案例更容易被學生所接納。實施案例教學時,最為基礎的核心,就是案例的質量,一個好的案例足可以建立起學生的對該教學方式的喜愛,換言之,如果一直低質量的案例被引用到數學教學中,也會導致學生今后對案例教學這種方式的排斥,所以教師在采取案例教學時,應當慎重,不能隨意極發想到什么什么說什么這種教學方式,一個好的有效的案例教學,必定需要時間的支撐來思考過濾案例的質量,這需要教師課前對學生興趣的觀察和課后對案例的總結。
由于數學邏輯性較強,小學生對數學的感覺普遍存在距離感,因為小學生對事物的關注程度之比較感性的,而數學又偏偏是理性層面較多,針對這一現象就需要教師來帶領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培養起親近數學的主動性。案例教學法在推進小學生對數學印象的過程中,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這也是首次采用案例教學的出發點,用案例教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采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案例的編織,在教學稱述過程中,用案例精彩絕倫的語言描繪,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案例教學的設計
在進行案例教學的設計中,一定要向“三方向”靠攏。
1、認知理解方向
所謂認知理解方向,就是在案例的設計中,所描繪編織的案例情景,一定要結合班級同學的理解能力,做到案例的設計學生能夠完全理解,但是不能偏離數學軌道,一定要飽含數學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從最為簡單的案例起手設計,比如學生的基本特質和形態,一方面學生能夠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激活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
2、活性溝通方向
數學的魅力在于能夠舉一反三,認知并理解一點,就能根據其規律明白大范圍的知識,為了使學生對數學的靈活性得以發揮,在設計問題并讓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溝通,讓雙方明白思考的方向和位置,再來通過學生溝的反饋情況,認知案例設計的好壞,從而根據學生能力的成長節奏提升案例的難度與完善。
3、挑戰獎勵方向
這里的獎勵并非學生以外的人給予的獎勵,這里所指的獎勵,是通過學生對問題回答的正確,產生一種滿足和自我能力認知的快感。要想滿足這個條件,教師必須在案例難度上做到一個適中,即有能被理解且存在一定難度,難度的定義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而定。當學生解決問題后,發現這個結果對自己是一個新收獲,這一系列心理活動,會刺激腦內神經“腦啡肽”從而根據自身的收獲,得到獎勵。
基于以上討論觀點和策略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方式是非常適用于小學數學的,它能夠在引導學生對數學專業知識掌握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親近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學多方面還是需要教師的引領,學生處于被動,只能平衡這種關系,才能使教師與學生相互理解其用意,這需要教師在采用案例教學時,不斷創造與學生面對面溝通思考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使數學教學獲得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江勛華.淺談小學數學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3,(3):158-158,71.
[2] 尼瑪卓瑪.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