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摘 要:哨聲作為體育教師教學的一種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對課堂教學有積極的意義,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關鍵詞:哨聲;體育教學;適時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74-01
哨子是體育教師有別于其他教師的一種專利“物品”,在體育教學中,哨聲是最常用的信號口令之一。不同的哨聲能表達體育教師的不同意圖,是語言所不能及的。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不僅起到口令的作用,而且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適時地運用哨聲,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體育課前緊張的文化課學習,學生已經感到很疲勞,其大腦皮層處于抑制具狀態,興奮性較低。課前集合時,教師用“嘟——”尖長有力的哨聲,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刺激,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節大腦的興奮點,讓學生有一顆躍躍欲試的心情,迫不急待地進入上課狀態,使課堂氣氛活潑。練習徒手投擲鉛球時,學生在掌握正確的用力順序的基礎上,用短促清脆的一聲哨聲提醒學生注意最后出手用力,使瞬時的爆發力得到充分發揮,能提高訓練效果和運動成績。體育課中練習某個單調的運動項目,學生容易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嘟嘟”響亮的哨聲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到練習中來,會收到較好的效果。當有些學生言行舉止錯誤或違犯紀律時用“嘟嘟——”(聲音由低到高)的哨聲給予警告,使學生在不失“體面”的情況下,注意到自己的“失態”和錯誤,無形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融洽了師生關系,其效果往往比板起面孔訓斥批評好得多。
二、運用哨聲有利于教師組織調動和指揮隊伍
體育實踐課的活動空間較大,若教師組織不力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夠,往往會浪費一些教學時間。
因此,教學時教師要用有效的方式組織調動和指揮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創造良好的條件。受場地器材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通常課堂教學多采用分組輪換的方式進行。而在分組調隊時,由于學生紀律渙散,行動遲緩,也會浪費時間。根據練習前的布置和安排,運用“嘟嘟”(聲音由低到高)響亮的哨聲,使學生迅速按預定計劃行動,不僅能夠保護教師的咽喉與口腔衛生,而且有利于課的節奏,課堂教學氣氛顯得緊張、活潑,富有生氣,也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身到學習和鍛煉中去。另外,“嘟嘟嘟——嘟”的哨聲表示教學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時的集合,是對學生進行集體行動的優良作風和高度組織性、紀律性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時能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熱愛集體和朝氣蓬勃等優良品質。
三、運用哨聲糾正錯誤動作,提高教學效果
在一定的場合、時間,通過哨聲對學生某些動作技術給予指令信號,使大腦皮層受到哨聲的刺激,會形成一種復雜的、連鎖的、本體感受性的運動條件反射,加深對動作結構與節奏的理解和記憶,可以起到提示學生的作用。例如,針對學生跳遠接近踏跳板時,降低跑速的毛病,為了強化學生起跳意識,教師可先于學生起跳前的瞬間,“嘟——”的一聲哨聲給其指令性信號刺激,使學生及時矯正錯誤動作,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在培養學生籃球裁判時,由于學生缺乏經驗和臨場緊張,裁判工作難免會出現漏判或典型的錯判、反判。教師及時的用哨聲來糾正,這種“補哨”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裁判工作能力,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恰當地用哨聲來調控運動量,提高鍛煉效果
體育課堂教學中,合理安排運動量,對學生掌握與提高運動技術和增強體質有重要意義。學生練習某一運動項目一段時間后,已逐漸掌握一定運動技術和基本動作要領,應適時地運用哨聲來控制學生的練習負荷量。“嘟——”(聲音由低到高),用悠緩的哨聲暫停或結束練習,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做到勞逸結合,既能達到鍛煉的實效,又不會產生過度疲勞,真正達到科學鍛煉身體有效增強體質的目的。
五、運用哨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做到有的放失。哨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應密切結合課中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切不可單純用哨聲來替代語言或其他口令而加以濫用,以免造成哨音過多過頻,影響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
2、訓練有素的班級盡量少用或不用哨聲。此類班級可改用手式、掌聲等其他信號組織教學,還可充分利用體育骨干和積極分子協助教師管理,搞好課堂教學,使他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鍛煉和發揮。
3、增加哨聲的藝術感染力。哨聲作為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手段,教師應在哨聲方面展現才華和能力,使哨聲雄壯有力,振動靈活,控制自如,有較強的節奏感,悅耳動聽,做到“聲中有情”。
總之,體育課堂教學中哨聲的應用,加強了師生間的信息傳遞,不僅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且能提高教師教學藝術,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