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鴻
摘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中小學音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真誠賞識學生,用溫馨的語言評價學生,根據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擴大評價內容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自信心 培養 真誠賞識 溫馨評價 評價內容
所謂自信心是一種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夠實現一定目標的心理狀態。自信是一個人對于生活積極的態度,是性格成熟的標志,更是學習事業成功的有利條件。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音樂教學不可忽視的內容。但是在教學中我們卻發現,盡管教師在課堂上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上課積極性,采取了各種方法和措施,但是很多學生還是保持沉默,不敢主動站出來展示自己,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覺很無奈。很多學生不敢當眾表演,被教師點名的時候極不情愿,緊張、害怕,精神壓力很大。在課堂上,教師請幾位學生上臺面對全體學生唱學過的歌曲時,有的學生聲音也很小,動作僵硬,甚至發不出聲音來,這都是因為過于緊張和不自信而導致的。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應該是音樂教學不可忽視的內容,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如何培養學生音樂課上的自信心呢?下面我淺談幾點做法。
一、真誠賞識學生,做學生學習中的朋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對于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自己的學生視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種教師。”新頒布的課程標準也明確地指出,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是師生密切合作、共同發展和進步的課堂。這就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主動地走近學生,做學生學習上的朋友。事實上,作為學生來說,他們最渴望的就是能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賞識,而這一切的獲得,都源于教師真誠的評價。真摯的情感是不應有什么貴賤之分的,學生與教師一樣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
“親其師,信其道。”它反映了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教師要敢于走下講臺,多走近學生,使學生了解教師對他們的信心和關愛。同時,教師更要細心地觀察,仔細地感受,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需要,用平等的態度去教育我們的學生,使他們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魅力。
二、善于用溫馨的語言評價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溫馨的評語的基本特點就是“表揚”加“提醒”。教師不僅要及時發現那些外露、活躍學生的表現欲,還要能夠發現那些內向、含蓄、帶有自我壓抑的學生的表現欲并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打消他們內心的顧慮,他們才敢站出來;對于那些比較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我們要從多種途徑了解他們產生問題的根源,力爭從根本上來解決他們的問題。同時,針對這樣的學生,一定要善于挖掘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并及時地予以表揚、肯定和鼓勵,使他們能夠逐漸地戰勝心理上的膽怯,從而完成自我的一次蛻變。
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盡量地要注意點出問題的方式不要太直接,特別是在眾多學生面前,要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要盡可能委婉地點出學生的不足之處。我們要微笑著提醒他說“:你的聲音很有感染力,你可以再唱一遍嗎,讓后面的同學也能感受到你歌聲的魅力。”“你的節奏感太棒了,就是個別音把握得不太好,老師一會兒做示范的時候你再注意聽一下好嗎?”等等。音樂課上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學生:學習熱情很高,發言積極,每每遇到教師請學生范唱,他總是第一個舉手,可每次唱得效果總不好,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們既要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給予正確的評價,例如:“你的歌唱得很完整,表情也很好,但要注意音準與節奏。”這樣來既不打擊他的積極性,又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教師給他提的建議。
三、根據音樂學科的特殊性,擴大評價內容
《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音樂課程的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音樂學習課程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長期以來,傳統的評價觀念根深蒂固,忽視人本主義。強調內容統一、標準統一、模式統一,為評價而評價。教師常用的方法往往是學期末學生每人演唱一首歌曲或舉行一個班級音樂會,中高年級的學生再用閉卷的方式完成一張音樂樂理試卷。這樣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側重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造力的發揮也在死板的教學評價中消失殆盡,逐漸失去了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顯然這種“單一”的評價方法不能正確地反映學生音樂學習的狀況,與素質教育格格不入,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因此,教師應當按照音樂課程目標的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各方面,全面地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在課堂上我們要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班級音樂會”“課堂合作表演”“創造表現”等這些活動,使師生在和諧、團結的氛圍中開展評價。學生渴望別人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本身也愿意談談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評價活動中每個人都是積極的。學期末時,由學生本人將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拿出來,通過自評、互評、各學科相關教師評價等方式取得評價結果。代表作是學生自己最滿意的成績,是學生某一方面智慧才能的表現,可以反映不同學生的個性。對代表作進行評價本身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代表作評價必然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之,成功的人必自信。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立足于新時期我國教育的新要求,在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發展,尤其是學生品格的成長和人格的健全,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差異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在學生上課的過程中去培養學生大氣、自信的品格,進而牢固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能發自內心地、自信地說一句:“我能行。”
參考文獻:
[1]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鄒愛民,馬東.音樂教育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3]梁俠賓.音樂教學要重視學生個性興趣的培養[J].廣西教育,2007(34).
[4]易希平,陳文佩.從心理學角度談培養音樂興趣[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4).
[5]占靜.淺談在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9).
[6]伍聰.淺談“交響音樂”的欣賞[J].黃河之聲,2007(16).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