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仕香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闡述自己在思想品德課教學實踐中探索怎樣實施啟發式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闡述啟發式教學的含義、特征,重點闡述其在課堂中的具體實施:加強新課導入的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實效;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最后提出實施啟發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 思想品德課 實踐 探索
傳統的注入式教學,對學生產生消極影響,禁錮了學生的思想,造成思維定勢,而無獨創。這種教學觀顯然無法培養出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人才。筆者認為啟發式教學是課堂教改的取向,此教學觀能充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激發質疑的精神,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下面根據自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啟發式教學。
一、啟發式教學的含義、特征
1.啟發式教學的含義。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教學規律,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指導思想。
2.啟發式教學的特征。啟發式教學與注入式教學相對,呈現以下特征: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活動;使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發揚教學民主,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強調學生在掌握知識、技能、技巧的同時,發展智力與能力;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相結合。
二、思想品德課中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實施
啟發式教學的精髓是: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地位,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教師通過啟發、引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積極思考、探索和發現科學真理,掌握知識。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運用啟發式教學呢?
1.加強新課導入的藝術性
教學的藝術性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課堂語言要生動、準確、風趣、富啟發性。要善于以語言的情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富有藝術魅力的語言,把學生引入事物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學習趣味盎然,樂學不倦,從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新課導入十分重要。有時一兩句話或一個實例也能引起學生很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這種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促使學生學習的動機由潛伏狀態轉為活躍狀態。如我在講七年級下冊第六課“為堅強喝彩”時,我先講了奧斯特洛夫斯基如何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寫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故事,然后設問:奧斯特洛夫斯基能夠戰勝困難、創造奇跡,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讓他做到?學生帶著我設置的情境,帶著探究的好奇心進入了學習之中,情緒高漲,思維活躍。
正如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在教學中發揮出巨大作用。如果學生對你這科目、某節課感興趣,有強烈的學習欲望,那么對于開展教學活動、完成教學目標,將會是事半功倍。
2.重視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反饋掌握知識情況、師生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怎樣在課堂上提問,才更有利更有效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會問,提問重在引導學生思考,要形式多樣,避免機械的單一的模式。其次,提問要因人而異,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各有個性,他們的知識水平、生活經歷等也不盡相同。第三,要面向全體學生,多方位提問。要求我們教師全面細致地了解掌握班上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提問要面向全體,使每個學生都能思考,有所得。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導學生聯系已學知識、現實生活,解決有適當難度的問題,使其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我講“做情緒的主人”時,分層提問:①青少年的情緒特點有哪些?②不良的情緒有什么危害?③情緒對人有哪些影響?④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怎樣調節情緒?問題有難有易,適應班里各個層次的學生思考、回答,這樣提問更有效。
總之,課堂提問也講究藝術性,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每位教師必須做到精心設計問題,耐心聽取,作出正確評價,使教與學緊密結合,使學生為主體與教師為主導都得以充分體現,使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從而全面提高課堂實效。
3.強化學生思考、探討的主動性
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學生生吞活剝,呆讀死記,以致頭腦僵化,抑制了學生的思考力、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往往培養出不善于思考的書呆子。要想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的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他們在學習時自主探究。
在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時,分以下幾步進行:①在上課前學生分小組分別收集一些展示生命體的圖片,上課時,讓學生結合圖片文字資料進行介紹,以此讓學生體驗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變得生動和精彩。②現場采訪:人類對待生命有那些方面做得不好?各小組討論,找代表回答,其他人可補充。③用幻燈片展示兩組圖片,“美麗的水和森林”與“被污染的大地”(樹木過度砍伐、沙塵暴、洪水、大地干涸),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的家園會被破壞?④學生查找滅絕和瀕臨滅絕的動物資料,課堂上展示、閱讀資料,震撼學生心靈,呼吁保護生物,然后小組討論:我們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尊重和關愛生命,保護環境?⑤舉出生活中我們“隨手可做”的事情,通過小組合作,得出結論,將其內化為自身的知識并運用到生活中。這樣的教學過程,通過各種方式,確定探究、思考的方向,讓學生收集材料、討論等,活躍了課堂,教育了學生,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等能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探討學習內容,效果顯著。
三、思想品德課中實施啟發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1.由淺到深啟發學生。教師啟發學生時,應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根據實際情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巧妙提問,喚起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
2.不斷設疑并釋疑。教師不斷設疑并引導學生釋疑,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有目標,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思維的魅力。
3.適時點撥。運用啟發式教學,要讓學生的思維活動從始至終處于活躍、積極的狀態,如果學生思維停頓時間較長,或學生思維偏離教學內容較遠,這說明教學質量不高,為此,要求教師及時發現問題,適時加以點撥,使學生思維展開,為學生思維指明方向。
4.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師在使用啟發式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自己的特長、學校的設備等,加以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藍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