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偉
摘 要:本文針對實際綠化工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進行分析,從綠化工程前期的場地處理、綠化施工的品種引進、綠化的經濟問題以及苗木反季節種植四個方面發現問題,提出相應合理的解決對策,為綠化工程的科學建設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綠化工程;典型問題;綠化經濟;反季種植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環境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當今綠化工程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更值得人們探索深思,通過分析原因,思考對策,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
1 綠化工程存在的典型問題
1.1 對場地處理重視不夠
(1)地形的處理。實際綠化工程中,地形處理要真正做好需要前期很大的投入,包括土方的回填、地形的設計調整塑造,都很費人力、物力、財力,而甲方和監理在這方面都沒有硬性的規定和要求,因此,施工單位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不會注重地形處理,全憑經驗施工,效果可想而知。缺少舒緩自然坡度,失去地形自然的起伏,沒有了綠化景觀的層次性和空間感。
(2)土壤質量的改良。實際綠化工程中,由于土壤的改良處理屬于隱蔽工程,經常被忽視。城市綠化工程中,一般土壤基礎較差,多由建筑垃圾或墊方形成,質地不均,成分復雜,不利于植物生長,而且土壤的酸堿性、孔隙度、透水透氣性的不同也會影響苗木今后的長勢。
1.2 對苗木的引進把關不當
(1)異地植物的引進。現在的景觀工程總是可以見到一些異地植物的應用。但這些外來引進物種,所需運輸費遠遠高于本身的價格,其苗木的成本甚至是幾倍、幾十倍于本土植物。從功能上看,這些南方植物夏季起不了遮陰避暑的功能,從效果看,有些植物因為不能適應氣候環境,長勢一直不好,冬季又要用塑料膜包扎等措施做好防凍處理,無觀賞價值可言,養護成本卻很高。
(2)大規格喬木的移植。在城市綠化建設熱潮中,建設方為使綠化景觀達到立竿見影、高檔氣派的效果,直接采用移植大樹的方法,許多廣場、公園、道路、行政樓綠化都用大樹來點綴,樹木規格也是越種越大,甚至互相攀比,力求景觀形象宏偉大氣。各種胸徑在50、60公分甚至更大的樹木。
1.3 對綠化的經濟與實用結合欠佳
(1)時花的過度運用。
建設方認為應用時花效果明顯,易讓領導滿意;設計方很少考慮實際養護的難易、成本費用,使得時花的應用越來越多。(2)灌木色塊的大量運用。灌木色塊的應用在現在的綠化工程中也是非常普遍,設計師劃幾條色帶就可以輕松的處理大塊場地的布置。灌木色塊適量運用未嘗不可,可是在綠化工程中大量充斥色塊并不可取。根據實際經驗,一般4~5年后,灌木枝桿葉片就比較粗大,需要更換又要重新投資。
1.4過度崇尚苗木的反季節種植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工期限制或其他特殊要求使得苗木的反季節栽植成為常見的現象。而樹木的最佳移植時期一般是它的休眠期到萌芽前,常綠樹應避開炎熱的夏季栽植。違背了這個原則,就很可能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勞民傷財,事半功倍。由于反季節栽植時無論落葉樹還是常青樹,都要帶大規格土球、噴蒸騰抑制劑、噴生根粉,使包裝、運輸、養護成本加大。反季節栽植影響根系的正常生態環境,導致移植后樹體衰弱甚至死亡,尤以常青樹為例更會造成嚴重浪費。
2 問題原因簡要分析
2.1 建設方的意識不夠
綠化工程本講究“三分種,七分養”,而現實卻要求竣工就能出效果,在這些急功近利的心態下,反季節種植、大規格樹木的移植也就不足為奇。另外,城市景觀建設的決策者和使用者的不一致,使一些景觀工程項目成為領導喜好的景觀,成為為參觀者設計的景觀。所以,一些南方植物的大量應用、草花的過量應用都成為展示其經濟實力的表現,領導的審美風格也決定了整座城市的景觀格調。
2.2 設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
專業的景觀設計師應具備植物學、土壤學、生物學、經濟學、美學等綜合的知識素養,和施工緊密配合,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藝術創造解決景觀工程的實際問題,并對景觀的建成效果負責。實際設計人員素質專業性不強,設計任務往往時間緊,前期踏勘工作不充分,不重視圖紙交底以及現場指導,對土壤條件都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也就做不好合理的植物配置。有些設計師,在景觀設計時總是容易跟風設計,流行什么形式就做什么形式,沒有真正發揮其藝術創造力,所以到處充斥著灌木色帶的設計、草花的設計等。更有甚者,成為領導們的繪圖員。
2.3 施工單位現場管控不嚴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更是二次創作過程,要根據現場的環境條件靈活處理,并充分體現種植的美感和整體的設計思想。綠化施工也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植物是有生命的,要了解植物的特性、土壤的酸堿、掌握種植時間、營養土的配比、澆水的方法、換土的措施等等,這都是需要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所以,一個良好的景觀工程離不開一支精良的施工隊伍。
3 解決問題幾點建議
3.1 完善制度保障有力
一項綠化建設工程從立項、踏勘、設計、招標、施工、竣工、驗收、養護等各個環節都應該有相應的制度保證,并且環環相扣才能從整體上對綠化工程加以規范。例如:綠化設計前的踏勘階段,就應該對土壤質量條件、地形地貌有充分的研究,各項數據應成為科學設計的重要依據,土壤條件貧瘠的必須改良換土,地形上有地勢高低的,發揮設計的創造性,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的處理地形。同時,施工過程中要有明確的施工規范,對于一些隱蔽工程要有檢測標準,通過條例制度來規范施工過程。重點綠化工程則采取項目公示公開、方案專家評審、公眾參與討論的制度來保證設計的科學合理性,而不是以領導的喜好為方向標,學合理的制度確保綠化工程項目的有序和規范,保證綠化工程順利實施。
3.2 創新理念重視設計
項目實施首先要在設計上下功夫,在設計上給予充分的考慮和論證,必須強調科學、合理、先進,例如前期的地形土壤踏勘,即使是換土等隱蔽工程也要出圖量化,在施工中才可以因此而受益。一旦方案確立后,施工圖的設計更應結合現場情況,因地制宜落實設計意圖。作為設計人員,植物景觀的設計要注意對植物品種的選擇,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發展規律來營造植物造景的藝術性。在施工中,設計師更要勤下工地,現場指導,結合現場客觀地形、地質、地表情況,做出最合理、最迅捷的設計,保證整體效果,充分體現設計思想和設計理念的問題。
作為景觀設計師,更要具備責任心和創新精神。在設計上不盲目跟風,通過設計的先進性來提升景觀品種檔次,而不是盲目引用外來樹種;要堅持正確的東西,為甲方提供專業的意見,而不是僅僅成為甲方的繪圖員;要不斷創新,更新理念,還要考慮綠化的經濟成本,通過設計來控制成本。
3.3 強化施工控制質量
施工單位作為綠化工程項目的具備實施者,一定要努力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素質及施工水平,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同時注重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從源頭控制問題的發生。例如:重視土壤的處理工作,通過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處理,確保土方質量,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施工單位應指導和鼓勵運用新工藝、新方法和新手段來改善施工過程中的工藝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觀效果。如針對種植土中出現淤泥、垃圾土、鹽堿土等普遍現象,推行土壤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和不同植物的要求進行土壤改良、開溝等措施,以改善根系周邊的土壤環境。
政府管理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完善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綠化管理法規體系和規范的管理體系。建立與城市綠地管理相適應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充分發揮專業的質量監督部門的作用,對城市綠化的整個建設過程進行監督管理。通過專項檢查、抽查、巡查等方式,采用實測實量、觀感檢查和資料核查相結合的方法,確保綠化建設工程的質量。
4 結語
園林綠化工程要講究規范、技術、經驗以及藝術,不同于其它建設工程,有其專業的特殊性,以上是本人對綠化工程中存在的典型問題的一些淺見,通過分析問題用以研究解決問題方法,為更科學的開展綠化建設工作提出的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
[1] 張緒祥.保證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五大要素[J].工程質量,2007,(06).
[2] 陳偉峰.工程建設中的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控制與探討[J].廣東科技,2007,(06).
[3] 陳偉,朱麗娟.淺談城市綠化建設工提質量控制[J].園林工程,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