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
【摘 要】近些年,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理念的逐步推行和貫徹,如何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已經成為教育界探究的熱點話題。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并有效的采用了相關的新課改理念,探究了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實現優質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 教學質量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98
提升教學質量的路徑很多,首先表現在教育教學觀念的改變上,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打破常規,并且能在此基礎上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敢于探究新的教學模式,能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興趣使然;能做到“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一定的數學解題思維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學以致用。
一、打破常規,革新教學觀念
高效的數學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的課堂,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尊重和理解,并得到心智的啟迪和思想的升華,這些都需要數學教師能打破常規,敢于探究新的教學模式,革新教育教學觀念,用科學發展觀去指導自身的教學。新課改下,教育教學應該更加的突出了學生的地位,師生關系得到了一定的緩和,師生之間的地位有原來的不對等發展為今天的平等尊重。目前,教育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為了實現既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依據學情,認真的研究教材和教法,創設既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學會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主動的理解和應用,這些種種的變化,數學教師一定要給與關注和調整,如此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促進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好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有效地上好課的必需前提,教師面對的是富有個性,具有興趣、愛好、特長的學生,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個體,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參與課堂活動,如果教師以千篇一律的教學行為、統一僵化的教學策略和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模式去設計課堂,學生的創新就無從談起了。我們設計數學課堂時,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面對數學概念、規律、實驗,教師和學生應如何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即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教學設計還應體現創造性,所謂創造性教學實質上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經歷創造性解決問題并求得自身發展的過程,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有結構的材料,這些材料本身就能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所以他們積極動手操作、實驗、主動探索和發現,這樣他們獲得的知識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豐富和具體的,他們的觀察力和探究能力因而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應為此設計、組織相應的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主體的應答性學習環境。
例如在函數的奇偶性這節課中,筆者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了“問題牽引、啟發探究”的教學安排:
首先,我出示了兩個函數 和 的圖像,讓學生觀察思考以下問題:
(1)這兩個函數圖像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2)互為相反數的兩個自變量的函數值有何規律?
(3)規律是否對定義域內任意的自變量都成立?
此環節將問題解決作為學習的源動力,引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的
同時使學習目的性更強,即自然引出偶函數的定義和性質,也向學生滲透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然后,讓學生利用偶函數的學習方法自己通過模仿遷移,探究奇函數的定義及性質。此環節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了學習能力。從而這一節課的重、難點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境中被巧妙的化解了。
作為教師我們要堅持“為學習而設計”、“為學生發展而設計”的原則,精心設計好課堂,只有好的設計才有可能使課堂變得生氣勃勃、充滿智慧、探究和創新,使數學課堂教學達到最有效。
三、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發展智力、全面培養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注重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比如:在必修三課堂設置了算法的內容,算法是“計算機科學的理論核心”,在運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根中滲透了算法的思想,通過學生上機檢驗從中發現問題,在經歷知識的形成和發展中展開學習,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動手操作,探索交流,類比歸納,數據處理,反思建構等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再創造”的活動過程,從而讓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在相互交流中,對數學問題不斷地進行思考、分析、置疑、判斷、從而激活思維、深化思維,不斷地提高了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
有效性,是指學生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學習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學習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而要求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我們提供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有利于他們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的素材?!皩W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有效教學應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能引起學習數學的動機;二是明晰數學學習的目標和內容;三是能投入到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發展;四是要指導學生自主的數學學習。總的來說,高中數學教學應該是知識、能力和情感的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與時俱進,認真研究學情,然后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徐江平.“全程探究”優化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與實踐[J]新課程學習,2013(02).
[2]李宏.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