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玲
摘 要 多媒體技術就是指將聲音、圖像、動畫,手寫等各種記錄介質和記錄方式有機地聯合在一起。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媒體計算機可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鮮明的表現出來,豐富教學形式,使教學內容變的可視、可聽、易感知、易體會,便于幼兒理解,在幼兒園教學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家庭教育上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多媒體;幼兒園教學;觀察能力;興趣;家庭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的機會與條件。”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幼兒園中多媒體設備已經普及,多媒體與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整合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新課題,一個新目標,有許多教育價值還有待我們去發現、去挖掘。因此,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潛心研究和探索,充分挖掘多媒體教學的最佳優勢,促使幼兒社會教育達到最優化。現結合自己在幼兒教育及家庭教育中運用多媒體的體會簡要談一談。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興趣
幼兒時期是人生智力開發和品德形成的起始階段,良好的觀察講述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和認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媒體能以文字、動畫、聲音三結合的方式,憑著他的生動性、直觀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興趣達到最高點,使幼兒在愉快而自覺主動地學習,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主動性,從而整體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興趣和很好的觀察能力,幼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就會調動起來。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巧設問題引導幼兒邊觀察邊思考 幼兒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的認知能力,隨時用語言進行點撥和指導。通過語言指導他們觀察的方向,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問題,加深知覺的理解性,使幼兒的認識逐漸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提高幼兒觀察的深刻性。例如:在語言游戲《過河》中,蝴蝶飛過了河,貓坐在水牛的背上過了河,那老鼠、小螞蟻是怎么過河的?教師提問孩子們能不能幫小老鼠和小螞蟻想個辦法過河。這個問題的是讓幼兒從被動地聽故事到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教師按幼兒說出的辦法出示第二張動畫片:小老鼠和螞蟻過河了。多媒體教具的使用起到了制造懸念、促進思考、活躍氣氛的作用,幼兒對這個故事的理解特別深刻,這時教師又提出一個問題:生活中如果想過河應該怎么辦?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幫助幼兒開動腦筋,并樹立坐船要買票,在這時,電教媒體的作用不僅將抽象的道德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使幼兒感受到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的情感,易于產生相應的道德行為。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幼兒個性化、創新性的學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關注個別幼兒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多媒體教學中,幼兒的學習是在計算機上完成,一人一機使學習不再是集體性的,每位幼兒可以按照自身的知識經驗、學習能力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在有限的活動時間內,給不同層次的幼兒充分活動的機會與條件,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同時這種個別化的學習也可以使教師更詳盡的觀察每個幼兒,讓幼兒的個性在學習中得以發展。并且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課一開始,我輕點鼠標,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一位活潑可愛的小男孩,有趣的畫面立刻引起了幼兒濃厚的興趣,我適時提問,誰能為畫面上的這位小男孩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回答,我進行提問,可可有一位好朋友非常愿意在水上玩,你能猜出他是誰嗎?使幼兒展開了豐富的聯想。這下,孩子們思維異常活躍,編出了一個個內容各異,生動有趣的故事。我發現較多的幼兒極富創新性,一個幼兒聯想到,可可讓小船去迎接遠在山西的外婆來他家做客,可是小船在航行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沉下了河底,他正在傷心的時候,小青蛙抬著小船露出了水面,可可高興的笑了。通過這節課的教學,除了能讓幼兒懂得要樂于幫助別人外,還有對親情的期盼是我始料未及的。我們應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越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使幼兒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了家庭教育的平臺
多媒體為家庭教育構建了快速通道,可以在第一時間內讓家長了解孩子學習生活的第一手材料,特別是那些牽掛家鄉兒女的打工一族;還可以縮短了老師和家長的距離:通過網站和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通過論壇讓家長在網上直抒己見,利用手機短信平臺隨時與家長保持聯系;更便于請教學習,過去,請教問題要上門討教,如今打開家長網校和學習網站,隨時都能得到名師的指點,如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成功的教子方法和經驗,普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知識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幼兒的活動比以往更加主動、更加自由、更加富有創造性,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動的重點、難點,能使幼兒在可視的、直覺的和愉悅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在活躍的氣氛中發展思維、在積極并主動的狀態中提高多種能力讓我們積極發揮計算機教學在幼兒學習過程中的作用,讓幼兒不斷的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網絡時代獲得更加全面、自由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