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瑤瑤
摘 要: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小學里審美教育的開展使小學生增強審美價值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個方向。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水平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還可以使小學生獲取發現美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分析
根據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為小學語文教師從審美素質出發,把審美教育熟練地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實現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審美教育的概述
審美教育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美學理論對學生的美的啟發,在語文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環境創設上都增強審美培養,使學生能夠學會掌握發現美的能力,學會鑒賞美的價值,通過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培養,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方式,創建審美的人格,這些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重大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我國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我國小學教學審美教育現狀
我國小學教學的審美教育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及時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才是提高我國小學教學審美教育水平的關鍵。
1.教學方法盲目跟風
現階段,小學課堂教育為了跟隨教育改革的腳步,學校沒有從自己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也沒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盲目跟風,出現新的教學方法或教學形式就要試驗一下,這種表面改革是最要不得的,既影響了小學課堂教育的進度,又影響了教學的真正目標實現。
2.教學內容缺乏變化
小學課堂的教學,教師對教學中的各種分析都是從自己主觀的出發點為評價,按照教學大綱,讓學生記錄、背誦,教師只是留作業、批作業,按著自己的答案評考卷。實際上一篇課文的形象分析,不可能只有一個方向、一種方式,武斷地分析使學生主觀積極性完全模糊了。
三、小學語文審美教育的實際意義
教育改革是面臨新時代人才發展的需要,以知識和能力結合的人才是當前我國急需的人才,在這種需求下,學校的教學工作顯得非常急切。語文屬于漢語言文學范疇,能為人提供學習、工作的基礎工具,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課里的詩歌、故事等都具有審美特點,語文教學是融入了生動鮮活的美學理論,才能感染學生學習,通過學習,學生形成發現美、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和課堂里的審美教育工作是需要融會貫通的,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缺一不可。
(作者單位 四川省巴中地區平昌縣華嚴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