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偉
摘 要:高效課堂是新時期通過教學改革實踐,將教書育人和諧統一,在課堂教學方面實現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高效益,讓師生在共同實踐中互相溝通,互相進步。趣味性教學就是為了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把一些與課堂有關的趣味性知識引用到課堂中去,以達到帶動學生參與課堂,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生物;趣味性;有效性
一、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思考
在課堂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考與探究,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對方式進行變化調整,避免千篇一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探究習慣,在獨立學習和解決問題方面獲得能力上的提升。例如,學習“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時,該節內容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實施計劃。每一個小組配備一名組長,有什么問題可向組長報告,然后由組長將信息反饋給教師,采取針對性措施。同時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對自己培養的酵母菌進行計數,盡管計數量較大,不易計算出來。但學生探究性學習興趣較高,不會退縮,最終得出結論。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得出實驗結果,可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所學知識會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科學實驗的興趣。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走在教學的前端,教學水平再高超,若學生對此沒有興趣,也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以知識的灌輸為主,學生很容易引起對生物課產生反感、抵觸的心理。為此,應創設學習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習“細胞的呼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從學生較熟悉的生活中出發,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為什么買回來的水果放置時間太久就會變干呢?為什么新買的胡蘿卜放幾天就變成空心蘿卜呢?”對于這些現象學生肯定不陌生,在生活中會經常遇到。有些學生沒有學習這一節知識,根本不知道什么原因。通過這樣引入新課,就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想學完這節知識,能夠知道發生變化的原因,進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優質的高效生物課堂,是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師要在充分發揮自身指導性作用的基礎上,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增加生物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