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燕
摘 要:課堂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第一場所,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教師在日常地理教學中要將理論與現實生活盡可能多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發展家鄉的情感,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教學;實例;興趣;實踐;互動;效果
地理屬于文科,我們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只局限于課本的理論和例子,比較枯燥,難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更不能激起學生的共鳴,以至于不能從根本上調動其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故也很難感覺到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在日常地理教學中要將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盡可能多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發展家鄉的情感。那么,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這一方面的學習呢?我通過這4年多的教學實踐反思,總結如下幾個方面:
一、對教材要理解透徹,防止不恰當實例出現
我們要認真分析、挖掘教材的知識體系及教材結構,并且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也要認真選擇。只有做到精確地把握本節課的內容,才能依據課本的理論找到我們生活中的實例。
二、“投其所好”,激發興趣
在學習“地球的結構”這一節時,課本知識比較枯燥,加之生活中也不能很現實地感受這些知識,鑒于這一點情況,我在課堂上引用了當下正在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一節,灰太狼施計在羊村門口制造地震,經過一番搏斗反而使自己墜下,在這個過程中兩側的“墻壁”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地表的土壤、巖石到巖漿的出現……講到這里學生反應很熱烈,積極發言。課后經過檢測發現對知識點的掌握很牢固,收效很好。
三、應用地理原理要聯系身邊實例
必修2第二章學習“工業區位因素和工業布局”問題時,列舉我們家鄉的例子:大多數的生產企業布局在工業園區內部,在信息交流、基礎設施公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集聚效益。再如,涉及工業區選址問題時,我把深圳南山(龍川)轉移工業園區的區位選址作為案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案例:主要考慮風向因素,工業園區應選在城區的什么位置?根據上述問題,提出如下幾個引導性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解答。龍川縣城位于哪個地形區?是什么氣候?深圳南山(龍川)轉移工業園區應布局在盛行風向的什么方向?基于這些問題讓學生討論,當然我也參與其中做一些講解,最后總結答案。龍川地處華南丘陵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工業區應布局在與盛行風向相垂直的郊外。深圳南山(龍川)轉移工業園區布局在城區的東北方向,所以說區位選址是合理的。
四、重視實踐發現,從情感共鳴到理論知識
龍川縣境內有一條東江河,但上游由于分布一些造紙廠等具有污染性的企業導致河水污染,于是可以利用放假時間讓學生親自去看一看,然后帶來一定的污水樣品,結果發現,學生無不驚嘆河水污染之嚴重,一時激起大家要愛護環境、保護家鄉的情感。結合課本中寫的“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使課堂氣氛和效果相當
不錯。
五、建立師生、生生互動平臺
為了使地理課能夠有效地與實際應用聯系,更多地解決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師生之間可利用網絡搭建溝通橋梁,在家隨時建立地理課堂,互通有無。
六、重視課堂評價學習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在課堂中無論學生分析得正確與否,讓活躍的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對于內向的學生可以采用主動詢問等方式積極與之溝通,對大家回答的問題一一給出評價,并指出具體好在什么地方,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地理帶給大家的樂趣和被重視的感覺。
參考文獻:
[1]曾東權.地理教學有效提問藝術之我見[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0(03).
[2]王步連.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文教資料,2010(06).
[3]周愛云.地理教學如何理論聯系實際[J].教育教學論壇,2010(0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