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招祥
摘 要:幾何是初中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幾何的學習,可以培養邏輯思維與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對于初中幾何例題的探討,闡述在初二幾何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數學思維策略,并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關鍵詞:幾何教學;數學思維;素養
一、具體圖形直觀表達
數學思維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是邏輯思維的培養,幾何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是對于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訓練,通過直觀的圖形以及在頭腦中的空間想象,不斷提高數學素養,培養數學思維。
對于初中學生的幾何教學,離不開直觀的圖形表達。通過將文字題目轉化為更為生動具體的圖形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培養學生一種將問題用圖形表達出來的思維能力。
二、自主實踐,激發興趣
對于初二學生的教學,離不開通過有趣的動手實踐來激發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些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逐步體會幾何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思考幾何的原理,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思考,潛移默化地培養一種空間邏輯思維。
例如,可以通過兩支筆,來展示兩條直線可以有哪些位置關系,并請學生來演示。展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幾何,如,汽車雨刷器運動產生的圖形以及教室的空間圖形,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在立體幾何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實物演示的方式,例如,在學習平面截正方體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例如,橡皮、蘿卜等,自己動手進行操作,得出結論。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來補充演示,更加直觀地看到平面截正方體的過程,補充總結和驗證學生的結論。
三、引導啟發數學思維
每個學科的精髓部分在于其思維方式,數學也不例外。數學的思想是對其知識的理性認識。在初中數學中,涵蓋了豐富的數學思想,而對于初二的學生而言,一些數學思想過于抽象晦澀,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在幾何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啟發,激活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將幾何的數學思維與其他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對于初二學生而言,通過多種形式的幾何教學,是啟發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思維的有效方式。教學中注重數學思想,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提高數學素養有著特殊意義。
參考文獻:
[1]寧連華,王薇.小學生數學解題思維習慣的相關調查[J].課程與教法,2012(12).
[2]陳龍安.創造性思維與教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