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榮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數學史料進行介紹,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從而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在教學中,教師還要進行數學的建模練習,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還要讓學生體驗出數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并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應用意識;能力培養
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里都有著數學知識的影子,而數學也在其中起著關鍵性、支配的作用。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不僅是數學教學的一個根本性目標,而且還是學習其他學科,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重要能量儲備。但是,在初中數學領域里,很多教師并不重視,也不懂得該如何來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因而在實際中很容易照本宣科地講解數學理論,和實際嚴重的脫節,而這也導致了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比較薄弱,容易忘記學習過的數學理論知識,因此,結合初中數學的教學實際,重點探討對學生初中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不僅意義重大,還可以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掌握抽象的知識后最終可以把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宏觀上很好地認識數學知識,再舉出豐富的數學實例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重要的價值,甚至還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樹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而在實際教學時,教師還要以生動的例子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數學離開了生活,就會顯得空洞無依,而生活離開了數學就無法發展進行,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拉近生活、數學和學生的距離,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生活中簡單的物體畫三視圖,用這樣來源于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的應用,讓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以數學為依據,進行數學應用的操練
在數學中,應用題指的是可以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因此,在初中數學中要以應用題為依托,面向其他的學科領域,要重點對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進行操練,但是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這個時期學生的記憶以機械記憶為主,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較差。所以,要想提高對學生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因此,要加強數學建模能力的訓練。通常,教師可以采用圖解分析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圖解分析法的針對性和直觀性非常強,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例如,在學習調配問題、速度問題和工程問題時,就可以采用畫圖的方法來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意思,并根據題目設出未知數,進行方程求解。
三、密切聯系實際,進行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在數學中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應用是不同的,而把理論和實踐相聯系,既能幫助學生學好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進行實踐教學,用實物來代替抽象的數學理論和數學數據,形象具體地來展現數學的特征,讓學生在動手的實踐中來理解數學的理論知識,如果教學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數學動畫視頻,也可以模擬場景,進行數學游戲來豐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其次,在具體事物中還要注意提煉數學,讓學生可以聯系實際來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梯形”時,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實際中的山體、水壩等,既加強了知識理解,又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四、利用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數學課堂的學習是有限的,因此還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來加強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生活中的軸對稱”后,可以讓學生親自設計,加深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了解企業的生產銷售情況,并且結合數學的成本、利潤、產值等問題,計算企業的經營銷售情況,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生活實際來鞏固數學理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試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斯寧.加強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J].應用數學系,2010.
[2]顧雪蓮.論初中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的培養[J].教育篇,2011.
(作者單位 寧夏銀川一中光華校區)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