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美平
【摘要】近些年來,中等職業教育逐漸成為了促進社會發展和實現就業的重要方式。中等職業教育中的語文教學,在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時,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充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本文首先對職業素養的內涵進行簡單地介紹,接著對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職業素養 培養
【中圖分類號】H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58-01
引言
中職語文教學,一方面可以給予學生基礎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與普通高中不同的是,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是直接面向社會的,學生在接受教育后,要走向社會去尋找工作,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不僅要作為基礎學科來進行,更要成為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途徑。中職語文教學的職業素養培養會影響學生就業后的職業發展,也會影響學生就業的穩定性。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就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1.職業素養的含義
職業素養,簡單地說,就是在整個職業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職業者的綜合品質,其具體內容包括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意識、職業作風等多個方面。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形成的職業素養,一方面,在其工作后,將對企業的經營效益和創新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將影響其自身就業的穩定性。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有很多好處,具體表現在:可以拓寬其未來就業的渠道;更好地挖掘其自身的潛力,因此,職業素養培養,在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中,成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2.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2.1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要確立服務的意識。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強調服務的功能。語文教師要扭轉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將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的目標,這將為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然后,要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將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無疑對進行語文教學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要加強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其次,對于職業的發展趨勢,不同專業的特點,語文教師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要熟悉掌握不同專業對于職業素養的不同要求。
最后,要進行教學改革。將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專業課進行整合,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這將有助于學生更快地適應就業。
2.2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2.2.1職業道德素質。中職語文課本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具有較高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中職學生可以通過其對人生和社會有初步的了解和體驗,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尚的職業情操。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優勢,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能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而且能夠服務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職場的發展,這正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體現。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課本中蘊含的文化因素,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傳承,接受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培養起學生尊重他人、有責任感、團結、識大體的美好品質。
2.2.2職業能力素養。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當今社會,單位招聘不再僅限于文憑,綜合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對于求職者來說,口語表達能力是求職時非常重要的一向能力,在招聘面試的時候,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將會使求職者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就業的可能性。當然,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絕不單單為了找工作,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有助于學生的人際交往。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多為學生提供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以此來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多提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推選代表匯總小組討論的結果;在對課文進行品讀的時候,遇到優美的句子或者段落,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練習,然后有針對性的對學生朗讀過程中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另外,中職語文教材的每單元后面都有對應的口語交際練習,老師可以利用課本中的練習,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練習,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以后要走向社會進行求職,因此,要著重培養學生將來的實際應用能力,寫作能力無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例如,在招聘的時候,得體、有個性的求職信一定會給用人單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將為求職者贏得更多的面試機會,這也會增加就業的可能性,而且,在工作之后,良好的寫作能力更有助于職業者的職業發展,為其提供更多的升遷機會。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多為學生提供相關寫作方面的練習,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就業。
2.2.3職業心理素質。職業心理素質是職業素養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于學生今后的就業質量將產生直接的影響。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實現的就業的重要前提條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將自立、自強、自信等積極的精神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克服性格中的缺陷,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職業所需的健康心理品質,這將有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
結論
學生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將其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相結合,充分發揮語文教學在學生職業素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立足課本的前提下,舍棄傳統的語文專業化教學傾向,把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其教學目標,突出強調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語文教學中的文化熏陶,加強相關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將職業教育作為中職學校教學最終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少龍. 論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文教資料, 2011, 19: 040.
[2]鄭漢宏. 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13 (6).
[3]凌麗. 淺談如何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J]. 管理觀察, 2010 (019): 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