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婷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絡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運用于當前大學生群體中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它不但能有效防止大學生在網絡使用過程中,出現一系列行為失范的問題,同時還能幫助傳統教育應對來自于網絡文化的沖擊,并為構建和諧校園及打造獨特校園文化打下基礎,因此,它在社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無可取代的。本文主要以高校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為切入點,從中探索出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新途徑。
【關鍵詞】高校 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065-02
當前,各大高校對于人才培養所設定的目標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革,使思想教育工作能更具有實效性及針對性,以便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在大學生中不斷強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既可以優化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也可以豐富其教學形式,讓我國的高等教育也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與開拓創新。由此可見,在大學生中大力推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勢在必行的。
1.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大學生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軟件與硬件設施均存在不足。當前,我國多數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網絡設施,在籌備與建設的過程中都相對較為滯后,普遍都存在著網絡設施投入不夠、基礎設施差、上網費用高級傳輸速度慢等特點。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教學軟件及教學資源等,都很難得到有效保障,某些高校雖然構建了校園網或是校內網站,但由于其制作粗糙導致其功能遠遠未得到應有的發揮,于是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止步于一些基礎層面之上,這對于某些網絡設備而言無疑是極大的浪費。
(2)網站點擊頻率較低。雖然某些高校在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之后,都先后構建起了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然而大多數高校在對這一網站進行建設時,一味只是想讓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于網絡的力量,并未真正將網絡自身的優勢完全發揮出來,于是思想政治教育依舊無法擺脫枯燥、乏味及死板等問題,以至于出現了網站雖在但點擊率偏低的現象。
(3)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自身素質參差不齊。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前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中,有部分教育者自身就不會操作電腦,就更不用說利用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了。并且大多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都沒有專業的教師,因此,授課教師往往存在著積極性較差、工作熱情不高以及照搬書本等問題。長此以往便容易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新意、缺乏互動,最終被所有學生所厭惡。
2.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
通過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后發現,要想使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應有作用,就必須正確對待其存在的問題,再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力求能從中摸索出一套最佳的方法與模式,使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具有實效性、互動性與趣味性。
(1)充分重視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軟硬件設施建設。為了能給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個高效、安全與穩定的網絡環境,高校必須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加大對其在軟件與硬件方面的整體投入,充分利用好各種網絡技術,并不斷增強網絡的監管力度,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純凈的網絡環境。同時,還應設置好相應的網絡信息管理人員,專門針對有害信息與不良信息進行處理,當發現學生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批評與教育。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專門網站,都應該及時進行更新與完善,力求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發揮到極致。
(2)促進高校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實現網絡化。高校法制教育應實現網絡化。要想讓高校的法制教育真正實現網絡化,首先就應該培養高校學生具有較強的網絡法制意識,特別是教會學生在網絡上正確運用自身的權利,以及履行相應的義務,讓大家都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在網上的各種行為,都將受我國法律法規的制約。同時,還應該教導當代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網絡防范意識,切勿因防范意識較差而陷入網絡陷阱,使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
高校道德教育應實現網絡化。當代大學生對于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及焦點問題等都非常關注,因此,各大高校應針對這類事件進行深入的調查與挖掘,從中給予大學生正確的思想指引,使之能通過網絡對國家的各種方針政策,有一個全面且正確的認識。當出現負面問題的時候,高校還必須能利用其它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及事件,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負面問題上轉移開,讓學生能始終圍繞在學校所引導的方向上來,從而構建起和諧與繁榮的校園文化氛圍。
(3)不斷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自身的建設。要想使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須狠抓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自身的建設,因此,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就成為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我國的相關指示中早就提出,必須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自身的建設,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并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動權緊緊抓在手中。所以,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將所有可利用的資源利用起來,并將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培訓,納入到日常的管理之中,以求能從根本上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自身的綜合素質,唯有如此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各高校為了提高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還應該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的獎懲機制,以便在有效監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的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其自身的工作積極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時代與網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網絡對于各大高校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有效避免網絡的介入給廣大高校學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須充分利用好網絡這一平臺,讓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實效性與針對性,讓網絡在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大程度的發揮其積極方面的作用,將其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李會榮.淺析新形勢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選擇[J].時代經貿,2011,24.
[2]曹文波.論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3,26.
[3]江思遐.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略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6.
[4]戎來,王鳳飛.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3.
[5]陳伊玲,林宏.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環境與路徑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