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彬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國農村中學英語導學案的應用現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從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提倡開放式教學模式、積極引入課外教學內容、注重教學的難易度、實現學生共同進步等六個方面,提出了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導學案應用效果的對策,希望對相關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農村中學英語 導學案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21-01
新課改背景下,我國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正朝著合作型課堂教學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導學案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農村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其在和諧師生關系、指導學生自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加強對農村中學導學案應用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我國農村中學英語導學案應用現狀分析
通過對部分采取英語導學案的農村中學的調查表明,導學案的應用,充分釋放出了學生的學習潛力,濃厚了課堂學習氛圍,提高了英語學習效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由于導學案的研究應用實踐還比較短暫,在實踐中仍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
有的農村中學,英語導學案的設計不夠合理,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所涉及內容過多,導致一些教師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只能在課堂上一味核對答案;題型設計上過多使用選擇類題型,鍛煉學生主觀看法表達能力的題型過少;有的學校將其等同于是學生課后作業的鞏固,而忽視了對其創造力和思維能力方面的鍛煉;在適應層次上不夠廣泛,只重視同成績較好學生的匹配性,所謂“差生”的適用性不強;過多依賴集體式討論模式,學生單獨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較少;部分英語老師對學生的指導作用不強,不能在學生陳述觀點后進行適時的補充完善。以上問題的存在,都是導學案在部分農村中學英語課堂上難以獲得較好施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2.提高農村中學英語導學案應用效果的對策
面對農村中學英語課堂中導學案應用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才能確保其充分發揮促進提升我國農村中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功效。
2.1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
在制定導學案時,應針對每堂英語課的教學內容,設置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必須具體到詞組、關鍵句型或生詞上,才能確保良好教學效果。學生在課前可以對當堂課教學中所用到的生詞和句型進行及時的預習掌握,在課中教學時通過分組方式圍繞所設置情景進行必要的聯系討論,這樣,既確保了教師所設置的教學目標得以準確完成,學生也會因事先的針對性準備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2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農村中學英語老師應針對當堂教學內容,對其進行精心的設計。例如,如果需要學生回答關于內容整體思路觀點方面的問題,就應該在設定問題之后,留給學生以充分的考慮交流討論時間,可以讓其采取分組方式集中討論,再將最終形成的觀點陳述出來,之后,教師為其進行必要的補充,這樣,問題回答理解的就會更加深刻。此外,教師在備課時應盡量多準備一些同教材內容相匹配的問題,以便如果學生提問,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可以幫其解疑答惑。
2.3提倡開放式教學模式
導學案設計上應避免過多采用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性的題型,應提倡利用主觀題型鍛煉學生們的英語思維交際能力,這同英語這門功課的語言特性是相符合的。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在課堂中開口說英語,而不是僅停留在紙面上的解答。這對農村中學的學生走出“啞巴英語”的誤區是極其重要的。教師應鼓勵學生不要懼怕會話中出現語法上的錯誤和用詞上的缺失,要利用自己所學的內容表達出自身的觀點,為此,像片段寫作、填空題、中英互譯、連詞成句等,都是可供選擇的不錯的題型類型。
2.4積極引入課外教學內容
針對農村中學生視野較窄的實際情況,英語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各種課外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擴展教學內容的外延性。例如,可圍繞教學內容和背景,利用互聯網查找與之匹配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供學生們閱讀,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既加深了對教材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也拓展了自身英語視野,同時也降低了農村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畏懼感。另外,還可將優美的英文詩歌、童話故事、神話傳說等引入導學案,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濃厚課堂教學氛圍。
2.5注重教學的難易度
導學案在設計上應注意適當的難易度,不能一開始就將學習目標設置得過高,防止學生因學習要求過高而出現學習興趣下降的現象。應緊緊圍繞當堂英語教材中的重難點進行設計,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完成導學案任務的設計制定,讓學生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逐步將各知識要點掌握熟練,并且,還要為不同難易度的學習任務留足充分的理解掌握聯系時間。同時,難易相互搭配的方式,也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其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感,都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2.6實現學生共同進步
學生在完成英語導學案中的學習任務時,很難馬上就完成得很好,有時還容易出現一些較為低級的錯誤,英語老師在教學時必須保持充足的耐心,對學生給予及時的點撥指導,幫助其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老師應對那些存在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多加關注,可根據學習成績,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實現“好學生”對“差學生”的幫帶目的,這樣,全班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就能夠實現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應該認識到,導學案教學方式的應用,其實質是促進農村中學生更好的掌握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養成獨立掌握英語知識的能力和習慣,更好的發揮在英語學習上的主動性,使課堂真正變成培養中學生較強英語素質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袁惠娟. 學案導學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 南京師范大學. 2011.04
[2]王素麗. 導學案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中的應用[J]. 山西師范大學學報. 2011.12
[3]陳洪. 如何合理使用中學英語導學案[J]. 啟迪與智慧. 2012.12
[4]張海珠. 注重英語導學案設計,提高課堂有效教學[J]. 英語廣場. 2013.07
[5]鄭繼嶺. 高中英語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