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星明 楊巖濤
【摘要】中醫藥院校基礎化學實驗改革的基礎是四大化學實驗,把四大化學實驗項目進行系統整合,建立基礎化學的“漸進式、一體化”的實驗教學體系,為本科實驗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的提高打好堅實基礎。
【關鍵詞】實驗整合 實驗教學體系 模塊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4-0156-01
實驗教學是大學本科專業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環節,實驗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1]。基礎化學實驗課程包括無機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和物理化學實驗,即我們常說的“四大化學”實驗,它是中醫藥院校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實驗技術,也是今后學習專業實驗的基礎,所以學好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至關重要。
一、打破按單一學科設置實驗,整合基礎化學實驗課程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實驗內容都是基本的操作,有的實驗項目放在大一開設,而有的放在大二開設,如“分析化學實驗”中的“滴定分析操作”,實驗內容是:(1)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基本操作;(2)練習滴定操作、初步掌握準確確定終點的方法。而“無機化學實驗”中的“醋酸電離常數和電離度的測定”實驗內容是:(1)掌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基本操作;(2)測定醋酸的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兩者都是以滴定分析操作為主,分析化學實驗練習滴定分析操作,安排在大二開設,而無機化學實驗是練習滴定分析操作后,再測定醋酸的電離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卻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開設;我們認為這一設置不合理,導致了大量問題的出現,如:(1)造成了實驗場地安排的重復、實驗教學設備的分散和實驗試劑的重復配制、浪費現象; (2)學生做分析化學實驗時認為實驗重復,以前做過,導致做實驗不專心; (3)增加了實驗教輔人員的工作量等。
以上例為代表,尚有多個實驗有此現象,綜上原因,我們認為是一種傳統的實驗依附理論課程而帶來的不適應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現象,應打破原來按單一學科設置實驗,改變教學內容過度重復交叉,對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進行整合,形成模塊化、立體式實踐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構建和完善新的實驗教學體系[2]
本院各專業基礎實驗教學體系建立的目標是:為培養具有較強基本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藥學人才打好扎實根基。基礎實驗是專業實驗課程的基石,只有基礎實驗技能扎實,才能更好的做好專業實驗,才能對專業課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運用。應緊扣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并完善符合藥學院各專業特點的一體化、多模塊的實驗教學體系。整合實驗教學內容,注重基本技能培養,建立“一級教育實驗、二級教育實驗、三級教育實驗”的“漸進式”一體化基礎實驗教學體系。從培養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入手,“一級教育實驗”全部為“四大化學”中的基本操作訓練,安排在大一開設,著重訓練學生基本實驗操作的規范化、標準化;“二級教育實驗”為原學科實驗除去基礎操作訓練的實驗;可安排在大一第二學期和大二開設,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運用熟練的基本操作技能完成每一門實驗;“三級教育實驗”為綜合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把前兩級實驗技能牢固掌握,嘗試獨立思考和完成融合“四大化學”技能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開放性思維。
1.為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實驗中心重視實驗技術研究,實驗項目選擇、實驗方案設計。
2.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性質、實驗內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心不斷改進教學實驗方法,在保證實驗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給學生選擇實驗內容和進行實驗時間的靈活性,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成就感。
3.改變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式,改變以往的實驗都由教師準備好實驗儀器并做詳細講解,學生只按教材步驟“照方抓藥”的消極被動完成實驗的狀況;重視實驗技術研究,實驗項目選擇,實驗方案設計有利于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教學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為主的學習方式。
4.建立全面開放的基礎性實驗室
開放性實驗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獨立操作為核心,教師指導為輔助,將教學重點放在化學實驗的設計思想和方法上[3]。建立專門的基礎性實驗室,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儀器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規范法操作習慣。采取網上及課堂教學的方法,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4]。學生隨時可進入實驗室,利于節約大量的實驗學時,用于鍛煉基本操作能力及獨立創新能力。
三、實施效果
1.精選實驗內容、串聯實驗等整合方式,有利于基礎化學實驗的綠色化[5]。
2.良好的實驗體系和教學方法能夯實學生的基礎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3.有利于促進各專業學生(包括醫藥學類專業以及食品、工程等非醫類專業)綜合實驗操作能力、相互協作能力、思維能力及畢業論文質量等等方面的提高。
4.有利于培養醫學本科創新性人才[6]。
5.通過教師教學、學生反饋相輔相成,有利于提高整個本科實驗教學水平。
四、結語
2008年以前,國內高等院校各專業實驗教學及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處于相對單一和傳統的狀態,實驗教學從屬于理論教學,按各專業課程及其理論教學進度,開設各自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從08年開始,打破“實驗按學科設置”的實驗教學改革在全國綜合性院校逐漸推行,省教育廳明確,所有“省示范性實驗中心”必須全力推行新的實驗教學模式,以“國家級示范實驗中心”為標準,在全省范圍全面鋪開新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
相對而言,中醫藥院校的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緩慢,目前,北京、上海、廣州、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兄弟院校都走在了改革最前端,我們應該借鑒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基礎實驗的整合,逐步推進實施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
參考文獻:
[1]林慶宇,張 志,毛獻萍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校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探索,賀州學院學報[J],2013,29(2):144-146
[2]江星明,劉文龍,李榮東. 通過示范中心建設推進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J],2010,30(10):54-56
[3]倪春林,周家容,羅志剛等.農科基礎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實驗的探索,理工高教研究[J],2010,29(1):108
[4]江星明,劉文龍,李榮東.藥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探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J],2010(28):66
[5]卜曉莉.基礎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改革初探,廣東化工[J],2013,40(7):149,145
[6]王虹,曹曉群.深化基礎化學實驗改革,培養醫學本科創新人才,中國教育技術裝備[J],2013,(9):130-131
作者簡介:
江星明,男,碩士,實驗師,主要從事中藥質量與藥物分析工作。
楊巖濤,男,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制藥工藝工程及藥劑學實驗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