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顯竹
摘 要:在國內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對比,還是比較單調和乏味的,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以及厭倦學數學的情緒。教師如果仍只是簡單地按照書本例題呆板的模式化教學,則學生對此門學科將會產生極大的厭倦情緒,學習成效也不會有所改變和提高,這種教學方式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作為21世紀的數學教師,必須更多地掌握數學教學的方式方法,還要不斷創(chuàng)新,靈活應用,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師生關系;課堂氛圍;學生主體
一、必須建立起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并以學生為主體
建立起一個親密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有著極大的作用。在小學六年級階段,很多學生崇拜自己所喜歡的老師,因為所喜歡的老師的形象在他心目中是高大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自尊心很強,同時還有極強的上進心,但也有部分學生存在懶惰情緒,對數學學習存在混一天是一天的想法,針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就應該謹慎行事,在與他們交流時,注重語言上的藝術性。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做錯題時不能大聲批評指責,要循序善誘,要和藹對待。在與學生共同探討難題時,用鼓勵他們的方法。課下教師也應多與學生交流,和他們做知心的好朋友,當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就像好朋友一樣的時候,還有什么話不愿意與老師講呢,這樣出現什么問題也敢向老師提問了。
二、營造出一個輕松、活躍、愉快的課堂氛圍
當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沒有了心理上的壓力,他們的自信就會出現,踴躍發(fā)言,敢于提問,善于探索。這樣在教與學中就會出現師生共鳴、其樂融融的景象。
通過教學得出了不少和學生如何更好相處的經驗,這也讓我在教數學時能更好地教會他們學習,首先讓學生自己動筆計算,然后我在教學中用實物給學生做生動的舉例講解,以啟發(fā)學生多動腦,讓學生在實物中有新的發(fā)現,這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學生主動動腦想辦法如何去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在很短的時間里,各個小組學生先后回答問題,而且回答得都很準確。當我問學生你們是動手算還是用口算的時候,學生齊聲回答是口算的,我再提出讓學生多做實物題,學生都非常愿意,如此活躍的課堂氣氛,是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積極參與下才出現的,這不僅很好地讓我完成了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還從中得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王超.開放的資源生動的課堂:淺談小學數學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1年小學數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11.
[2]付遠珍.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12.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遵義茶山關藍天希望小學)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