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楓
摘 要:追本溯源,“校本教研”早在20世紀60年代前后,在英、美伴隨著“教師即研究者”運動而興起,當時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沒有學校參與,特別是沒有教師參與的教育研究,就無法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地運用于教育實踐活動。
關鍵詞:教育教學;創新;以生為本
一、校本教研活動是以學校和教師的發展為第一要務的,以此來解決學校和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來達到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校本教研不同于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所下達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科研任務,也不同于教育理論工作者主持、學校和教師作為被動的執行者的一般研究。校本教研關注的不是宏觀層面的一般問題,而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亟待解決的實踐問題。
校本就是以學校為教學研究基地,所有的教育教學時間問題均產生于學校,離開學校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思辨的探討無益于學校問題的解決。它去研究教學課堂、研究學生、研究教材、教法、教程等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就有益于實施新課程的理念,有助于新課改的實施。
二、校本教研是以教師為校本教研的主體,使得整個教育創新的活力所在
誠然,校本教研是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可見,只有我們教師最了解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最了解自己的學生,對學校的問題最有發言權,也最希望能夠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是我國目前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課程的結構、內容、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在實施課改過程中,會發現大量的問題與困惑,只有我們教師參與到不斷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中來,才能使學校發展,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使基礎教育改革得到落實。
三、校本教研是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為校本教研的最終目的,就是以校為本、以師為本、以生為本
校本教研是以增強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效益為直接目的,以學生發展為最高利益標準,以提高學校教師自身素質,促使其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為重要內容。校本教研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校本教研是圍繞“校本”的教育教學的問題進行的研究活動,我們要利用好它,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搞好,我們的工作才有希望。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榆樹臺鎮第一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