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悅
摘 要:創新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自然,必須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要,必須適應歷史教學新形勢的需要,必須遵循新課標下歷史教學的要求。就歷史教學創新中的歷史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師生關系三部分的創新做著重介紹。
關鍵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師生關系
一、歷史教學理念的創新
思想是創新的先導,理念是行為的靈魂,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起著決定性的引導作用。從當下的教育現狀來看,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并不完全。一方面,認識不足。大多數學生和老師都對歷史存有一定的偏見,認為是副科,無需太過注重。教學中,老師只是勾畫重點,學生也是死記硬背,勉強地應付考試;另一方面,教學方式不當。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地重視“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同樣,也從不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合21世紀人才的培養要求。因此,我們必須盡快地轉變、創新教學理念,拋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拋棄以分數評價學生的錯誤觀點,著重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理念。
二、歷史教學手段的創新
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變化,當下的歷史教材和教學內容也在隨之變化,自然,歷史教學的手段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教學手段的創新是歷史創新的重中之重,也是歷史教師發揮創新精神的主場地。創新的教學手段即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在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能夠激發和啟發學生思維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地放開手腳,讓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認識歷史,學習歷史知識,探求新知,思考歷史上的因果關系,在探索的過程中,鍛煉和培養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
三、師生關系的創新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向活動,教學中師生關系同樣也是影響教學創新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教學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嚴格地管理學生的行為;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知識,服從管理。也正是這種陳舊的、不平等的師生關系,不僅壓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還使得師生關系緊張,因此,創新師生關系勢在必行。首先,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學會和學生做朋友,關心他們,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從而換取相應的感情回饋。其次,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樹立平等的、民主的意識,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教學相長,協作互助。最后,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和潛能的發展。課上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表達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田莊臺學校)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