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國著名語言學家Wilkins說:“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詞匯要求量的增加是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當中遇到的又一大難題。既要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試卷上的分數。面對學生這樣的兩難境地,在多年教學實踐當中,發現近幾年提出的語塊教學法能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語塊是英語當中的基本單位,靈活運用語塊教學法能明顯提高學生詞匯學習和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語塊教學;英語詞匯;教學運用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高中英語學習中應該掌握常用的3300個單詞,為了應付高考,很多老師還會要求學生記憶很多擴展詞匯,因此很多學生只能機械記憶,舍本逐末。詞匯在高中英語的學習當中占用了學生非常多的時間,日常教學中的普遍做法是很多教師帶著學生讀幾遍新單詞,然后在課文當中再講解一下重難點詞匯的運用。比如,寫出幾個例句然后搭配講解歷年高考題當中這個詞匯的考點。學生則在講臺下費力地抄寫例句、詞組。還有的情況是學生晨讀時機械地背誦著孤立的單詞,有的連讀法都不知道,只求下次試卷上看到時能知道這個單詞的意思,根本沒有意識到不同語境同樣的一個單詞會有多種表達意思。久而久之,學生普遍反應單詞記了還是很容易忘記,做閱讀理解等題型時發現很多單詞很容易混淆,如feel和fall:Mad doctor精神病科醫生(不是發瘋了的醫生)。甚至口語表達和寫作書面表達時更是絞盡腦汁也沒啃出合適的詞匯,有的偏科的學生干脆放棄了學習英語。
二、語塊教學法在英語詞匯學習當中的優勢
語塊的運用是學生在特定的對話環境當中,由于語塊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學生在特定場合能產生聯想記憶從而靈活運用。熟練記憶特定語塊能很好地提高表達的準確性,也符合中學生的學習習慣。由于語塊種類的多樣性,學生掌握的不是孤立的單詞,而是短語或者固定的表達方式。語塊教學法很好地將詞匯、語法、語言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是一種全新的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外國教學當中已普遍運用,也證實了其科學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語塊理論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的具體運用
1.辨認語塊
語言學家Lewis將語塊主要分為以下幾類:(1)單詞和聚合詞,前者指傳統意義上的單詞,后者通常為2~3個詞組成的固定短語,不可變化,不可分割,如:by the way;up to now;bread and butter;on the other hand.(2)搭配詞,指自然語言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單詞組合,如catch a cold;a broken home.(3)固定表達,大多為口語交際套語、諺語等,如How are you;Love me, love my dog.(4)半固定表達,通常為非連續的結構性短語,廣見于口語及書面中,如Could you pass...,please?What really surprised me was...;firstly,secondly,and finally.
2.操作語塊
首先,老師要在課本教學當中找出常用語塊,讓學生多理解特定的語境用什么樣的詞合適。其次,由于現在學生能運用的資源比較多,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網絡媒體、新型報紙、英語沙龍等閱讀材料來培養學生定時定量閱讀,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邊閱讀邊找出各種類型的語塊,同時把重要和常用的語塊記在專用的語塊整理筆記本上,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翻閱。
3.講究方法
眾所周知,語言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從生活當中來回到生活當中去。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教學方法不能單一,不能讓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是枯燥無味的。教學當中可以運用實物、多媒體課件、表演、語境等方法加強學生的理解,學生聯想記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記憶單詞要分主次,不能平均用力。重點掌握課標詞匯,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課外詞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具體來運用不同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作為新課改的帶頭者,自身要形成強烈的語塊意識,加強語塊教學法在課堂當中的運用,扭轉學生只會機械記憶單詞的習慣,讓學生在課本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和記憶詞匯融會貫通。同時老師也可以設置不同的對話場景,讓學生運用不同的語塊進行表達,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不能單單只以考試分數為導向,忽略學生語言的實際應用。
作者簡介:
潘玲,教齡16年,工作單位:渭南市臨渭區教學研究室,中學一級教師。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教學研究室)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