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權
摘 要:目前初三復習課堂的教學中,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地方。比如,教學過程中,教師少啟發探討,多灌輸驗證;少積極引導,多指責壓抑;少激勵創新,多包辦限制。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更是缺乏策略,空乏無味。因此,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
關鍵詞:激發興趣;巧設問題;課堂提問
一、實驗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實驗為基礎,是物理學科的特點。課堂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實驗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一來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二來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旦被激發,教師在教授時就不會顯得被動。學生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例如,復習有關探究機械效率的知識時,可以做個“斜面長度是否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小實驗。教師可以先請一位學生用彈簧秤拉同一木塊,沿高度相同、長度不同的斜面,從斜面底端勻速拉至斜面頂端,然后讓學生用表格記錄數據,學生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最后,再進行復習內容的精講精練。
二、巧設問題,誘發思考
課堂提問無非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方法。無論是在課堂導入環節,還是在教學環節、鞏固環節都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復習課堂同樣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導問的方式,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在不斷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鞏固。例如,在復習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同一高度的作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斷像是放大還是縮?。拷處熗ㄟ^提問設疑,并引導學生解決,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提問的教學方法,在提問中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
三、學法指導,培養自主
復習課,教師應該多與考試聯系,指導學生解題技巧,特別要重視對重難點知識的鞏固和加強。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邏輯思維,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并且要規范解題步驟,為此在復習課中,教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以考試的標準來嚴格解題。
1.課前預習——梳理復習內容
“教是為了不教?!苯處熆梢越o學生列出每個單元的復習提綱,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預習。
復習提綱,為梳理內容提供了方向,同時提供了方法指導。讓學生在課前對自己所學知識先有一個客觀評估。掌握程度好的知識點,復習課前便可以超前復習,并針對該知識點適當地、簡單地做一些練習即可,不必費太多工夫。對于自己掌握不太好的知識點,便要提前準備了。先仔細看課本,反復閱讀,然后針對該知識點,相應地做一些練習。這樣在復習課上才不會感覺生澀難懂。因為復習課上,教師不可能像新授課一樣仔細講解,只是做一個針對性的、有重點的概括講解。這樣學生在復習課中學習就不會被動。
2.上課合作——小組互幫互補
復習課堂通常是學生“做題、做題、再做題”,然后教師“講評、講評、再講評”。這樣,會出現學生厭學的情緒。教師應該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采用小組學習的形式。這樣一來在學習中,學生可以形成一種幫扶的現象。學習氛圍更濃,學習積極性也更強。大家在交流中互相鼓勵、互相交流學習心得,比單純做題,老師單純講解要好很多。
3.課后作業——歸納鞏固知識
復習時,課堂上無法完成整理的內容,可以交給學生課后去完成任務。物理知識比較抽象,但是在生活中卻會經常遇到需要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情況。所以,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在課后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同時,讓學生準備一個總結本,在每節課后做學習心得。物理知識需要在不斷的反復中才能鞏固。課后作業教師可以分層布置,優等生可以布置一些發散性題目,激發學生對問題的進一步思考,及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以自我總結解題方法,歸類為主。差生復習課后作業,主要以識記,抄寫已講內容為主。隨著復習內容的增多,知識難度的增加,教師要對復習進行檢查,可以進行小組落實,也可以讓物理科代表重點檢查,讓大多數學生不會因為偷懶而掉隊,能夠不怕吃苦,自覺主動復習歸納。當然,教師也要親自進行必需的督促檢查。
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要強調學生課前梳理,上課要注重課堂氛圍、指導學生運用良好學習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后,重視作業,提高復習課的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廣東省興寧市興民中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