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東
【摘要】按照社會屬性,可以將我國傳統音樂劃分為文人音樂、民間音樂、宮廷音樂及宗教音樂四種音樂類型,其中歷史文獻中對于宮廷音樂表演實踐相關記載相對較多且具有連續性,對宮廷音樂文化進行深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了解古代音樂表演的基本構成要素及表達內涵。文章主要就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時期,對古代音樂表演實踐的漸變機制及其意境風格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唐宋宮廷文化;轉型時期;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漸變機制;意境風格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所呈現的意識形態、表演內容、藝術風格等都是不同的,當然在表演實踐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我們應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進行古代音樂表演實踐簡便機制與意境風格探索,充分了解古代音樂表演的深刻內涵與獨特韻味。
一、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下的古代音樂表演實踐基本構成因素
在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時期,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所涵蓋的構成因素較多,其中主要包括音樂表演技巧、樂譜的還原與轉換、宮廷音樂審美標準、宮廷樂隊規模與編制等內容,這些要素是相關研究者站在現代學科角度上經過全方位審查的結果。縱觀中西古代音樂表演實踐,兩者在構成要素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西方古代音樂表演實踐主要指的是當今或者以往音樂表演方式所涉及到的各個層面,音樂表演實踐主要包括記譜音樂、樂器以及其歷史構造、樂器演奏法、即興表演與加花修飾、定調音高及律制、歌唱發聲法、樂隊規模指揮與配置,由此可見西方音樂表演實踐中不牽涉音樂觀演群眾、表演場所、時間空間約定以及儀式過程等諸多功能屬性,其所關注的是音樂表演從符號到聲音的表現具體方式,在音樂表演中主要以聲音為內核進行演出,具有形態化傾向,西方古代音樂實踐中沒有摻雜一些非聲音意識形態色彩,所以西方音樂的載體與風格才會有跨時代以及跨地域的轉變。
然而在我國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時期,我國傳統音樂表演則與西方音樂表演實踐截然不同,傳統音樂表演有兩大特點,首先在傳統音樂表演活動中聲音與行為這兩種因素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是聲音與行為在外顯樣式以及內涵表現上也存在諸多差異。另外我國傳統音樂與西方音樂表演實踐不同的是,我國古代傳統音樂表演不是以聲音為核心,而更傾向于與聲音緊密相關的因素,例如表演場合、禮儀、觀演者以及表演者之間的關系等等,然而要實現古代音樂表演的長遠性發展,那么應不斷納入新的內容,我國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應涵蓋音樂表演聲音、行為以及觀念等要素,對于唐宋宮廷音樂而言,由于其本身具有高度濃縮的表演與實踐內涵,因此在音樂具體描述與討論過程中,其本身的功能性及目的可以通過禮樂文化等實際操演來實現,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當時的社會秩序進行規范化調整。
二、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下的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漸變機制及意境風格解析
要明確唐宋宮廷音樂文化轉型時期的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漸變機制及意境風格,需要相關研究者對文獻記載進行認真梳理,并對古代音樂表演實踐的產生與逐漸變化的各個環節進行把握,掌握古代音樂表演實踐逐漸變化的規律,從而探索出音樂表演實踐過程中所闡述的各種人際關系和社會互動,這對理解中國唐宋宮廷音樂的深層含義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初唐時期統治者命令祖孝孫制作宮廷雅樂,此時祖孝孫隨即用吳楚之音相關問題對南朝舊樂提出了意見,他在雅樂制作過程中首先以當時的音樂潮流發展方向為出發點,對各地的民間音樂進行了甄選;其次他在制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考以古音”的制樂傳統,基于雅樂制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因此在初唐時期形成了雅樂制度基本格局。
縱觀整個唐宋時期,宮廷音樂文化在唐宋制度不斷變革過程中,其組成要素也不斷發生著變化,但大致來說,宮廷音樂的素材來源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前代音樂舊制,第二點是當代流行民間音樂。不同的素材所產生的影響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將不同的素材應用到宮廷音樂中,其在音樂表演實踐中會產生一定的階段性,唐宋宮廷音樂實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初唐高祖與太宗時期,宮廷音樂制度建設的重點在于雅樂建設,側重于音樂表演的宮調、曲目、舞容細節、遍數以及象征色彩等等,在該時期宮廷音樂表演從制度到表演實踐的轉變主要是由于舊制度改革造成的,該時期可以稱之為古代音樂實踐的自然過渡時期。
第二個階段是從以玄宗為代表的盛唐時期,該時期的民間音樂與外族音樂已經在宮廷音樂變革之中占據重大比例,無論是在外族音樂中還是在華夏民間音樂中,統治者都力求發揮宮廷音樂的審美與娛樂功能,因此在該階段的音樂表演實踐中,音樂曲名、象征意義以及遍數已經不再是唐宋音樂制度中的基礎內容,在盛唐時期更加強調音樂實踐的娛樂性與審美屬性,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創造性與包容性。
第三個階段是從文宗朝開始,由于宮廷音樂在相關制度上仿照者較多,因此并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比如文宗時期的雅樂建設沿用的是初唐時期玄宗開元雅樂制度,樂器及樂曲相關應用規范基本上都是依照以往制度,在表演實踐中主要追求雅樂中“沉吟忘味”的聲音表演效果,并未有所創新,這種實踐方式注定文宗時期的宮廷雅樂不會有太大的建樹,這一時期的宮廷音樂表演實踐被稱之為簡化守成期。
宋朝與唐朝在古代音樂表演實踐中有所不同,北宋時期比較注重音樂技術相關標準以及音樂的象征性色彩,在表演時間與空間上具有一定的秩序感,南宋時期的古代音樂表演實踐更加精簡,內容上出現了截然兩分的局面,從雅樂內容上來說與唐朝及北宋宮廷音樂相比比較單一,但在宮廷音樂表演風格與功能上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靈活,南宋宮廷音樂也因此走上了二重分化之路。
三、總結
總而言之,唐宋時期的宮廷音樂表演實踐側重點不同,各有其特色,那么要實現古代傳統音樂表演的現代化發展,應對不同時期的傳統音樂做出準確定位,并在原有的基礎及風格特色上加以創新,融入時代元素,只有這樣才能使古代傳統音樂在表演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