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
摘 要: 文言文的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從問題意識開始的,問題意識是推動學生再創造的動力。從文題入手直接發問,理解文言文的思路內容,進而抓住重點詞句深入追問,品析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通過關鍵語段研究問題,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從語言和寫法體悟最深處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 問題意識 培養方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促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搖籃,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平臺。文言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語言載體,是傳承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媒介。文言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從問題意識開始的,問題意識是推動學生再創造的動力。在文言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它能夠使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中獨立思考,獲得獨特的知識體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何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文題入手直接發問
題目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能高度概括全文內容,或者語言直白地直接反映課文的主要內容,或者含義深刻含蓄地表現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傾向。抓住文章的題目分析,能夠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對文本提出具體問題,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思路與內容,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我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首先關注課題。學生看到題目,產生這樣的問題:唐雎是誰,完成的是什么任務?哪些地方是寫他不辱使命的?按照這樣的思路發展,學生理出本文主要講了唐雎出使秦國,與秦王進行針鋒相對斗爭的經過,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不辱使命是重點內容。尖銳的矛盾沖突、跌宕的情節在審題時已有所了解,再依據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和主旨就容易了。
二、抓住重點詞句深入追問
文章由詞句段組合而成,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能品析出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文言文在疏通文義的基礎上,要針對重點詞句提出具體的問題深層追問,有利于對文章的詞句理解。只有對文言詞句和語法知識等內容的積累豐厚了,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才會增強,問題意識才能逐步產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對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例如《愛蓮說》中“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句中的“予獨愛”三個字,字面上是我只喜愛的意思。針對“予獨愛”可以引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只喜愛蓮花?獨字能看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蓮花具有怎樣的品質?愛蓮花僅僅是愛蓮花的高潔品質嗎?只喜愛蓮花的這些品質,實際上表明作者周敦頤的心意,獨字看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態度,在描寫蓮的品質時也流露出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和不慕富貴潔身自好的態度,愿做像蓮一樣的高潔雅士。
三、抓住關鍵語段研究問題
閱讀文章的關鍵語段,有利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關鍵語段是集中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地方。學生閱讀這些重點語段,往往會在仔細體味推敲作者觀點,全文中心的同時產生一些疑問,對這些疑問的探究,正是依據文言文語段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突破口。我在教學《醉翁亭記》時收到很好的效果。
《醉翁亭記》中描寫日暮醉歸的最后一段,點出了全文主旨,讀到“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學生心中會涌出這樣的問題:這里集中寫了幾種樂?這段話中寫禽鳥之樂和游人之樂的用意是什么?太守之樂其樂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解決了這些問題,對于理解文言文重點語段、全文文意有利,同時對訓練思維總結寫法歸納中心有幫助。抓住文言文的關鍵語段能激發學生問題意識,促進對問題的深入探究和理解。
四、從文章體悟最深處發現問題
任何文言文,學生都有自己感悟最深的地方,或是語言內容,或是寫法情感,總能有一處或多處引發學生共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梳理疑問,探究問題,有助于他們個性的顯現和張揚。這些問題是在閱讀過程中從心里悟出來的,這種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是閱讀文本時應該始終堅持的。
從體悟語言入手培養問題意識。閱讀文本的過程,緊隨閱讀會對文言文的語言修辭產生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有助于學生習作水平的提升。例如在讀《小石潭記》的時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這里寫小溪,就小溪本身來說,它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這是靜態描寫;就溪水來說,作者形容它像蛇前行一樣曲折,這是動景,此處有兩個比喻,從一靜一動兩方面寫小溪。因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看不見,一明一滅,非常精確地寫出了作者看到的景物特征。再望過去,又用了一個比喻,溪身的兩岸像狗的牙齒那樣參差不齊,比喻生動貼切,所以能夠很精煉地刻畫出事物的形象。
從體悟寫法入手培養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陋室銘》的時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表明了陋室主人的志趣和抱負,從前文的斯是陋室歸結到何陋之有這種新奇別致的寫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窠臼,是本文的構思精妙之處。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也委婉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還可以從不同角度作出感悟,發現更多問題,提出多種見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文言文的延伸閱讀,拓寬學生知識面。學生掌握了課內的知識,再進行廣泛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化修養就會逐步提高達到厚積薄發、舉一反三的境地。
在文言文教學中,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自主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主學習,學生對文言文產生強烈興趣,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面對浩如煙海的古文,講解難以窮盡,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鼓勵他們自主探索,問題意識才能有生存的土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問題意識的運用在文言文教學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健全的人格為己任,通過文言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