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曉
【摘要】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幼兒的音樂教育也日漸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這必然對中職院校中的學前教育提出更新的要求,且突出強調(diào)了中職院校的音樂教育必須符合幼兒的特點,從而培養(yǎng)出一大批能夠滿足新時期幼兒音樂教育的教師。然而,當前,在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中,其在音樂理論課的教學中卻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著整個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文章從分析當前中職院校在學前音樂教育中音樂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職院校;學前教育;音樂理論課;音樂教育
一般情況下,音樂理論課堂通常都是用于研究音樂領域中相關宏觀理論的一個課堂,它是音樂教育中的一種重要組成部分。這門課程的實踐教學的特點同音樂教育學相類似,但是其概念所蘊含的理論性卻要強得多,且還可通過實踐教學得出相關的理論,實踐性較強。但是,對于這門課程,學前教育的學生一般都不太想對其投入太多的精力,進而導致在音樂實踐課中對一些理論性的知識無法掌握,影響到學習效果的全面提高。對此,在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中,必須逐步提高音樂理論課的教學有效性,以從整體上提高音樂教學的水平。
一、中職院校學前教育中音樂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
在音樂理論教學體系中,音樂基本理論的教學作為系統(tǒng)講授相關音樂理論基礎知識的一門課程,其教學中的眾多內(nèi)容都是其他音樂課程中所沒有的,而且也是無法替代的。同時,它作為音樂專業(yè)各學科教學中的一門共同基礎課程,無論是專業(yè)音樂院校,還是師范類院校中的音樂專業(yè),亦或是中師、幼師教育,甚至是中小學、幼兒園教學都需要講解相關的基本樂理知識。因此,音樂理論課不僅僅是學好其他相關音樂理論的前提,而且還是學生全面學習“演奏”、“演唱”的基礎條件,對于整個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學習來說有著重大的影響,加之大量教學實踐也充分地證明了音樂學習中碰到的大量問題往往都是因為缺乏必要的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而造成的,故在教學實踐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必須逐漸加大對基礎樂理課的重視,并從整體上提高音樂理論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二、中職院校學前教育中音樂理論教學的強化措施
(一)明確基本樂理課的實際教學任務
在上述敘述中已經(jīng)知道基礎樂理課作為整個音樂理論課程體系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基本樂理課的教學任務就可從以下三方面人手:
第一,系統(tǒng)理解并掌握音樂表現(xiàn)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在接受正規(guī)基本樂理課學習之前,學生普遍都對基本樂理方面的相關知識有基本的了解與掌握,故中職學前教育中基本樂理課的全面展開就是建立在學習已有理論知識基礎之上的,并進行系統(tǒng)化的學習,最終使其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第二,為其他音樂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在中職院校中,其各音樂課程的設置相互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故基礎樂理課可分為并列課程與后續(xù)課程兩大類,其中前者包括了視唱練習課,而后者則包括了鋼琴、聲樂與初級和聲課,兩者關系十分密切,但是在并列課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相互間脫節(jié)的情況,故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對某些教學程序?qū)嵤┍匾淖兏铩?/p>
第三,逐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音樂理論課教師實踐中,教師必須加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開發(fā)其智力,發(fā)展其音樂才能,培養(yǎng)審美的情趣,其中,音樂才能包括了表演才能、理論才能與作曲才能等,故在基本樂理課的教學實踐中,需針對不同的對象展開不同才能的教學以促進學生音樂才能的全面開發(fā)。同時,在音樂理論課教學實踐中,不僅需引導學生系統(tǒng)理解并掌握音樂表現(xiàn)中的相關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的技能,還需重點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通過逐步培養(yǎng)其審美的情趣來推動其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二)改進教學方法以激發(fā)興趣
為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才能以提高教學有效性,在音樂理論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通過舉例子的形式展開實踐教學。如在講到哈薩克民歌中相關歌唱技巧的時候,就可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同時,為了使實踐教學過程符合學生心理變化,并在尊重學生不同心理特征的基礎上展開理論式的教學,就必須在理論課教學實踐中將傳統(tǒng)教學同現(xiàn)代教育的相關手段區(qū)分開來展開教學,故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不可一味地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手段,這樣只能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生狀態(tài),無法激起學習的興趣。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才能培養(yǎng)出一位優(yōu)秀的學生,故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就需掌握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接受能力與自身的素質(zhì)等相關情況,進而通過課堂實踐中的知識傳授工作引導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最終使教學計劃能夠得到全面的落實,而教學質(zhì)量也能得到大大提高。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的音樂理論課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基本樂理課的教學任務后,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與當前學習現(xiàn)狀,進而采取各種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最終為其他音樂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