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科
摘 要: 要結合建構主義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學科教學內容和目標,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生活、做事,并提高學科的科學性、知識性和教育性。本文從創設生活化情境、故事情境、藝術作品情境方面出發,探討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和實施策略。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 情境教學 故事情境 教學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情感體驗情境創設
貼近生活實際的是現階段新課改教學的基本理念。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創設條件,引導學生踐行道德標準,豐富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中的思想道德體系,逐步有效地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道德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發現和反思,提高交流合作能力,了解心理知識,學會調適心理,從而更好地提高生活能力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教學《兩代人的對話》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我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借助課本中的案例“初中生小芳跟爸爸提出要到同學家做作業,順便看會電視劇,爸爸同意了,但是要求小芳8點前回家,但是此時已經7點了,小芳不知道如何選擇,很生氣”。對于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我引導學生分為兩個辯論小組,一方代表小芳,一方代表爸爸,展開辯論,從安全、學習和交流角度展開辯論。如此,就生活化案例進行辯論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生活化問題的解決策略,更好地引導學生從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二、故事性策略,興趣情境創設手段
故事是吸引學生興趣比較好的方式,故事情節逐漸展開,學生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思考和想象。初中思想品德學科的教學目的是培養更健全的綜合素質人才,思想品德教材一般來源于生活實踐,是真實生活的反映。在教學過程中,圍繞素質培養目標和新課改理念,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故事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結合故事發展和過程,引導學生設計故事情節,展開故事設計、表演體驗,更多地體驗學習樂趣。故事情境教學可以激勵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實踐,基于建構主義不斷拓展知識建構,有效促進學生做到知行統一。
例如:在教學《計劃生育關乎國計民生》相關知識時,我借助《超生游擊隊》展開故事教學。宋丹丹、黃宏表演的小品寓意深刻、趣味橫生。我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復習和溫故小品內容和精彩表演。學生邊看邊笑,整個課堂氣氛很活躍。之后我選出兩對學生進行表演,揣摩故事情節、對話內容和氣氛。在一系列體驗之后,引導學生發言,將身邊超生、計劃生育相關事件講述出來,并分析近幾十年我國的相關變化,旨在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計劃生育與基本國策。
三、藝術美欣賞,情感提升情境創設
藝術作品有著極其強烈的感染作用,培養學生對藝術的欣賞和熱愛,是陶冶學生性情、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策略。不管是美術、音樂作品,還是其他藝術作品,本身都蘊涵一種特殊的含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善良人性的贊美,通過思想感情和內容的有效融合,呈現出一定的藝術境界,從而對人們的內心產生沖擊。“登山則滿情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也就是說,通過一定的事物,能夠寄托人們內心的思想和靈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借助藝術作品,向學生展現藝術美的同時,可以激發學生想象,促進學生思考和探究,自主學習和收獲,獲得學習樂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相關知識時,我引導學生欣賞《愚公移山》油畫,并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金色魚鉤”中的“戰士和魚湯”,同時收集相關音樂歌曲《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灣》,引導學生欣賞,選出《紅軍不怕遠征難灣》這首詩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朗誦。在油畫欣賞、圖片欣賞、歌曲欣賞及詩歌朗誦過程中,我引導學生細細思考和品味,挖掘出這些藝術作品中涵蓋的艱苦奮斗精神和不斷進取的作風,以此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升華學生思想,鼓勵學生不斷進取和收獲。
四、結語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不僅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學科,還是素質教育、思想和價值觀教育的課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思考、生活、做人、做事。運用情境教學策略,學生在生活、故事和藝術作品教學情境中,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促進反思,強化健康人格的形成,從而成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更關注社會生活實際、社會熱點,激發學生思考和探究,更多地反思和醒悟,自我完善和抉擇,從而形成思想、情感和行為健全的綜合素質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海成.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J].學園,2014(15).
[2]劉漢良.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吸引力[J].基礎教育論壇(樂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