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波 李倩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必然會影響我國民族器樂的發展前途,新媒體時代對中國民族器樂提出了挑戰。文章從正反兩個方面談了談新媒體時代對中國民族器樂發展前途的影響
[關鍵詞]民族器樂;新媒體時代;形式;傳播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一種標志,媒體是傳播文化的工具,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媒體技術日新月異,新的媒體形態不斷涌現。新媒體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延伸出來的各種新的媒體形式,比如數字電影和電視、觸摸媒體、網絡、桌面視窗等,新媒體建立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基礎之上。在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生活中,新媒體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具有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必然會影響我國民族器樂的發展前途。
一、我國民族器樂的發展及新媒體時代對中國民族器樂的挑戰
用傳統樂器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就是民族器樂,它是我國民族音樂中重要的組成元素,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特點的民族文化,民族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民族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中國民族器樂的興趣出現淡化現象,人們的民族文化意識也逐漸淡漠。中國民族器樂種類繁多,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我國民族器樂的傳承和發展卻不盡人意,新媒體進程的加快,為傳統音樂帶來發展的契機,同時,也帶來了對傳統音樂產生消極影響的因素。而外來音樂形式,如MTV、吉他等現代化的音樂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它們與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吻合,而民族器樂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卻難以立足。在人民生活中流行音樂越來越流行,而民族器樂逐漸冷淡,探索新媒體影響下中國民族器樂的傳承與發展,已經成為音樂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工作中融入了多元化精神元素,這些精神元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人們青睞那些流行歌曲類的音樂節目,而中國民族音樂的娛樂節目被人們淡化。與流行音樂的快速發展相比,中國民族器樂的發展模式比較落后,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中國民族器樂歷史悠久,普通大眾卻很少認知,民族器樂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中國民族器樂缺少資金的保障,也得不到廣大民眾的支持,產生的經濟效益不高。同時,中國民族器樂的發展速度緩慢,在現代化信息社會中,滯后于時代的變化,民族器樂舞臺上缺乏新意的表演無法吸引現代人的目光,人們對民族器樂產生了審美疲勞。而流行音樂能夠受到民眾的喜愛,是因為人們的思想能與流行音樂的內容及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流行音樂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和情感體會相融合,適應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的改變,民族器樂與人們的生活實際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內容和情感上脫離了時代發展的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傳統民族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抨擊。作為人們生活指向標的社會媒體,由于政府監管力度不夠,娛樂化成為媒體主流。
人們為了尋求感官上的刺激,目光逐漸轉向娛樂性音樂,在社會壓力下,人們的思想變得浮躁,對音樂的欣賞品位下降,審美觀念受到沖擊,積極樂觀、真實質樸的民族文化被淡忘。人們開始追尋刺激和新鮮感,對中國民族文化失去興趣。
二、新媒體對中國民族器樂發展的積極影響
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媒體是文化發展和傳播的載體,文化的傳播形式隨著媒體技術的發展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民族器樂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民族音樂依靠民族器樂得以傳承和發展。如何以新媒體為載體發展傳承民族文化,提升人們的音樂文化素養,是當今人們的共同追求。新媒體已經廣泛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新傳播模式和文化理論,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民族器樂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遇。
(一)各種新媒體形態的不斷涌現,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資源共享
與傳統媒介相比較,新媒體具有很多優勢,比如傳播方式和手段多種多樣、傳播速度極其快捷、傳播者言論自由、不受地域國界限制、信息包容量大。樂曲在新媒體條件下,可以被廣泛地復制和下載,進而得以大范圍地傳送和欣賞,無局限的重復是新媒體獨有的特點,其他任何音樂傳播形式都不具備這樣的特點。新媒體為民族器樂的發展構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對我國民族器樂的傳播與承載有著積極的影響因素,促進了我國民族器樂的廣泛傳播。
(二)新媒體的應用使得音樂創作更加自由
新媒體的應用,提高了音樂創作的三個基本環節的自由度,音樂創作的實踐行為更具有個性和自由,對藝術語言進行創作和探索的過程中,新媒體的應用,使得創作者能夠盡情釋放自己的藝術激情。在進行音樂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以不考慮組織和個人的喜好,不考慮組織的肯定因素,不會受到人為干擾和人為因素的制約。自身的感受是創作的最大動力,創作者個性化的思想和觀念可以最大限度地釋放,創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因此,應用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新媒體技術,我國民族器樂將逐漸掙脫傳統的束縛,在新媒體的環境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間。
三、新媒體對中國民族器樂發展的消極影響
在媒體時代,民族器樂的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盡管在互聯網上,也有中國民族器樂網站,然而與流行音樂相比,民族器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新媒體時代,對民族器樂的認可和關注局限在小范圍之內,沒有與普通大眾密切聯系,流行音樂是大多數人的欣賞目標。新媒體對于民族器樂的內容傳播相對較少。新媒體時代,民族器樂傳播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傳播視聽藝術,大眾不會因為視聽藝術的影響,接受民族器樂,削弱大眾對民族器樂的興趣,民族器樂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新媒體淡化了我國民族器樂的民族性,削弱了我國民族器樂的深度意義,在新媒體時代超常的自由使得人們的審美淺薄化、隨意化。文化系統出現了個體價值觀膨脹現象,由于新媒體的介入語言文字規范化而受到沖擊,我國民族器樂中記譜的準確性受到挑戰。信息的發布與接收成為自發性的行為,自由而沒有約束,導致了網上民族器樂視頻的質量參差不齊,限制了民族器樂的發展。
總之,新媒體時代對中國民族器樂發展前途提出了挑戰,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民族器樂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遇。新媒體時代對中國民族器樂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也產生消極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