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義
鄰居張先生經常服用人參,前天突然鼻子出血,醫生說可能與過量食人參有關。清代醫家徐大椿說:“雖甘草人參,誤用致害,皆毒藥也。”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為了減少人參的副作用,還配制了一種藥性平和的“人參膏”,它不但易于吸收,還便于攜帶、保存,深受患者的歡迎。“人參膏”熬制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單味人參煎汁濃縮而成,需要與其他藥物配伍時再與其他藥物配伍,不影響人參的療效。
清代學者李紱在《穆堂別稿·人參考》中說:“今世好服人參,京師尤甚,價倍兼金,愚者破家買服。然有疾者服之致不起者,十常八九,而無疾者服之嘗因以致疾。”清代名醫徐大椿耳聞目睹人們服飲人參的流弊,奮筆疾書,寫成《人參論》,曉人參醫理藥性于世人,告誡一些不惜傾家蕩產而服之的愚者。同時,他還指責那些見利忘義的時醫,稱不根據患者的寒熱虛實濫用人參,不但于病無補,還可能加重病情。其實,文學名著《紅樓夢》中,也多次提到人參,薛寶釵對林黛玉說:“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然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
人參是名貴中藥,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效,適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贏、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等癥。人們服食時,既可以燉服嚼食,又可以磨粉沖茶,也可以泡酒煮湯等。但如果不加節制地亂吃濫吃,就會適得其反了。
其實,很多人在很多時候、很多情況下,是不能食用人參的。體質陽虛火熱,有濕熱的癥狀,如咳嗽、發熱,患有感冒、高血壓以及心臟病的人,不宜服用人參。服用人參時,還要注意季節的變化,一般來說,涼爽的秋冬兩季,比較適合服食人參;天氣炎熱的夏季,就不宜食用人參了。過量服用人參,會出現頭痛、失眠、皮疹瘙癢,甚至出現腹瀉、水腫以及血壓升高等不良癥狀。所以大家服用人參時,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