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君
摘 要:成功的化學教學,就是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引領—多元互動—遷移拓展”三步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情感。
關鍵詞:探究引領;多元互動;遷移拓展
高中化學課程立足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需的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步教學法”在教學設計上具有以人為本的情感性,在教學內容上具有自主探究的實踐性,在教學方法上具有多元互動的啟發性,在教學模式上具有科學創新的歸一性,在教學成效上具有有效整合的高效性,使學生在獲取化學知識的同時,思維得到發展,智力得到開發,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探究引領,自主學習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導者,學生是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探究引領教學,要圍繞教學目標,引領學生自主探究,通過探究查找問題,發現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應知道什么。例如,在高一化學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中,我利用學案,引領學生自主閱讀探究,得知學生已經掌握了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對金屬單質鈉與水反應的現象還不了解,學生想知道金屬單質鈉與水反應發生具體實驗現象。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還應知道金屬鈉與水反應的特征和正確書寫化學反應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和電子轉移關系。我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具有明顯實驗現象的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探究,具體過程如下:
附:鈉與水反應實驗探究學案:
結論:鈉和水反應_________,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中還原劑為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寫出Na與CuSO4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關系。
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獲得感性知識,啟發引導學生從實驗現象來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并且表明電子轉移關系。使本節課達到“減負增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二、多元互動,協作學習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材中有大量的探究性實驗供學生探究,學生通過“探究引領,自主學習”提出了許多問題,教師大可不必回答學生的問題,而要善于啟發引導學生通過“多元互動,協作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協作學習。
附:九年級“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的原理探究”,開展分組探究實驗:
根據探究得出結論,這四組化學反應都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但是,反應速率太快,難以收集氣體,不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啟發學生進行深層次探究:
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元互動,協作學習”完成實驗探究,再指導學生共同討論:在實驗室條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選用哪組實驗最合適?為什么?經過“多元互動,協作學習”之后,同學們得出共同的結論:實驗室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最適合。從而不僅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的原理,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更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培養團隊精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遷移拓展,目標學習
化學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化學素養,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遷移拓展,目標學習”是教學目標的體現。通過遷移拓展,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實驗技能、分析總結、科學探究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技巧,鞏固知識,達成學習目標。例如,在九年級第三單元課題三水的凈化教學中,我將自來水的凈化過程進行遷移拓展,引入近幾年來水凈化的發展,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指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交流合作學習等,提出凈化水質的措施和具體的操作方法,體現了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無定法,“探究引領,多元互動,遷移拓展”三步教學法是我在化學教學中總結出的一種方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實踐證明,“三步教學法”擺脫了“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模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較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意識,真正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活力,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興趣,激發了思維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