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勝榮
摘 要: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學科,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歷史課堂僅僅發揮“教書”的功能,導致學生越來越感到歷史課堂枯燥,嚴重影響了高效課堂的實現。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重新找到學習歷史的興趣點,促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多樣化;高效;導入形式;教學方法;評價模式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币簿褪钦f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要采用多樣化教學,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和諧課堂環境中獲得健全的發展。
一、導入形式的多樣化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導入形式,輕松地將學生引入實際課堂當中,并逐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為高效課堂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1.設疑導入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學之端?!钡拇_,以設疑的形式導入新課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學生的精力也能在最短的時間里集中到課堂當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注意設疑的有效性,教師所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因為問題的難易程度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設疑導入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迅速走進課堂。
例如,在教學有關“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時,為了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使學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入課堂當中,在導入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以下幾個問題:①在什么情況下民族資本主義開始興起?②辛亥革命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著什么作用?③影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④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中國近代產生了什么作用?四個問題的設計從成因到影響概述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整個發展過程,這樣的導入課思考,不僅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對本節課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點有所了解,而且學習起來也有一定的針對性,進而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學習,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前提工作。
2.故事導入
歷史是一門充滿“故事”的課程,卻沒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真正地發揮其魅力,長期的應試教育思想讓教師和學生只看重了學習歷史最表面的“分數”,導致歷史的價值、趣味性都沒有被展示出來。當然歷史課堂也被學生戴上了枯燥、無趣的帽子,導致歷史課堂的價值根本得不到體現。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可以借助“故事導入”的方式,將一些有趣的、有意義的小故事引入課堂,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有助于歷史課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學“新航路開辟”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在導入課的時候,我給學生講述了哥倫布的幾則小故事,如: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對哥倫布說:“你發現了新大陸,可我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發現,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备鐐惒悸砸怀了?,取來了一只雞蛋,對在座的人說:“先生們,你們當中誰可以使這個雞蛋豎立起來嗎?”人們呆住了,沒有一個人能豎起來。哥倫布輕輕地敲破了一點它底部的殼,于是雞蛋就豎立在餐桌上了。接著他以極其平靜的語調說:“先生們,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了!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在有人做過了以后?!币龑W生思考:“哥倫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樣的導入形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對最佳課堂效果的實現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是實現高效課堂的中心環節,而教學方法的恰當與否卻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效率的高低。換言之就是高效歷史課堂的實現與教學方法的選擇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1.實施自主教學模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币簿褪钦f,新課改的教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也不只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應對各種考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培養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自主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使學生在高效的歷史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時,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采取的是自主學習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對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進行了自主對比,如:西周的分封制的目的、含義、概況、受封對象、諸侯義務、諸侯國、分封制的意義;西周的宗法制的目的、實質、內容以及影響等等,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對兩種制度進行區分,進而在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點的理解,最終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借多媒體輔助教學
歷史記載的都是過去的人和事,學生要想真正明白教材中蘊含的價值想來也不是很容易,所以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集視頻、音頻、動畫、圖片于一體的特點,充分發揮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
例如,在教學“歐洲文藝復興”時,由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成就,認識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但丁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形象地展示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但丁的雕像以及他們的作品等等,直觀的展示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到文藝復興在世界文化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從而實現了課堂的高效。
三、評價模式的多樣化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歷史教學評價的改進,形成以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全面實現歷史教學評價的功能。”所以教師在評價環節,要一改往常說教式的教學模式,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等方面進行評價,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都能從教師的肯定中正確認識自己,并重新找到學習的信心。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教師只看到某個學生身上的缺點,那么他的優點將被掩蓋,如果教師不去發現,不去鼓勵優點的釋放,久而久之,優點將完全被缺點覆蓋,導致學生自暴自棄,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要用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制定不同學生的評價標準,進而在教師肯定性的評價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外部工作。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上述僅是對課堂每個環節實現多樣化的簡單介紹,目的是讓廣大教師認識到多樣化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立足于高中歷史教材,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努力挖掘歷史教材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使學生在教師打造的高效歷史課堂中獲得綜合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國團.關于高中歷史課堂體現高效教學的思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6).
[2]張斌.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歷史高效課堂[J].新一代,2012(10).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第二中學)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