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環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智力和思維形成的主要時期,因此學好小學數學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主要認真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了著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課堂教學;情境教學;參與動機
一、利用情境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
眾所周知,情境教學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知識用情境再現的方法為學生展現出來,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經常只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并沒有把實質的數學知識融入情境中,只圖表面熱鬧,有的甚至成了說話課,情境中缺乏與數學有關的知識和信息,這樣的教學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利用情境教學法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目的,即當前課堂主要學習的數學知識,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標。所以,在情境教學中,既要圍繞與數學相關的信息進行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情境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生活經驗。情境教學的方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故事情境等,但無論什么樣的情境方式都要遵從兒童的年齡特點與思維習慣,太復雜的故事情境或問題都不符合兒童的思維。對于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利用講故事、做游戲等方式創設情境使兒童比較容易接受,從而使兒童在游戲當中獲取數學知識。
二、激發興趣,產生參與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特點是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缺乏耐久性,若是不積極引導其學習興趣,那么將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求未知加數”時,教師可以用“猜撲克牌”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參與意識,首先,教師先拿出兩張撲克牌讓學生猜猜兩張撲克牌分別是什么,學生瞬間被這個問題所吸引,紛紛舉手猜測。接著,教師告訴學生這兩張撲克牌的和是10,學生通過思考后又紛紛舉手回答,并且出現了以下幾種答案:1與9;2與8;3于7;4與6;5與5。最后,教師告訴學生其中一張牌是4,這時幾乎全班學生都異口同聲回答道另一張撲克牌是6。由此可以看出,利用這個游戲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數學的活動中。
追求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思維方法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張海蝶.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構[J].科技創新導報,2011(4).
(作者單位 河南省商丘市城關鎮紅旗小學)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