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內容的不斷完善,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教育水平越來越高。自主性閱讀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作用很大,所以在小學教育改革中,提高自主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樂于閱讀,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是廣大語文教師研究閱讀教學的重點。基于此,結合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兩方面內容對自主性閱讀教學進行深入地研究。
關鍵詞:教學實例;自主學習;快樂閱讀
新課改對小學教學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在新教學理念的推動下,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已在廣大中小學教育中展開。閱讀能力是小學教育的重點之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多樣化的知識,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閱讀能力的自主性是通過教師引導教學慢慢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通過閱讀來提升。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種心理傾向可以帶動學生的思維和思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對閱讀教材的編寫非常重視,教材中不僅體現了內容上的教育價值,還加入了很多互動模塊,如問卷調查、演講互動、多媒體教學等,這些教學內容極大程度地提高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巧妙地將閱讀轉化成“悅讀”。
2.課內與課外閱讀結合
閱讀在教學中的涉獵范圍非常廣,所以閱讀能力培養不僅體現在課內教學還體現在課外學習。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方面要傳授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主動閱讀符合其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文章。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在日常教學中采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有層次、有方向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內外聯合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的關聯性,還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活與學習之間的閱讀矛盾。在課堂內要結合教材文章讓學生逐步掌握文章中的生詞、重點詞句、閱讀難點,并通過反復的閱讀訓練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水平。再布置課外作業,延伸課堂閱讀教育內容,布置與教材文章難度相當的課外閱讀作業,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講述閱讀
心得。
二、基于教學實例探討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1.教學實例研究
通過上文論述可知,要提高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應從課外和課內兩部分教學內容入手,讓學生掌握主體教材內容和閱讀技巧的同時,拓寬其詞匯量與知識面。如江蘇省安南縣實驗小學在《狐貍和烏鴉》閱讀教學中就引入相應的興趣因素。老師采用多媒體課件,將文章中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做成了動態視頻,學生在視頻中更直觀地找到了文字的映射景象,了解文字可以呈現的樣式是豐富多樣的。與此同時,教材課后還有很多關于動物的閱讀作業,老師可以將這些文章按類型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針對一篇文章進行仔細閱讀,閱讀之后,在課堂上組織語言向同學和老師回報自己的課外閱讀成果。
以上案例說明,興趣閱讀是提高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師應深刻理解“悅讀”的重要性。因為江蘇省語文教材中閱讀文章的教育意義都非常強,所以老師可以將文章的主體內容轉化,盡可能地找尋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教育突破點,讓學生更真實、更樂于閱讀文章、理解文章。
2.快樂閱讀的重要性
自主性閱讀展現出來的情感價值非常高,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思想感受,所以針對閱讀中出現的難以想象的情景,老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將虛擬的情景轉化成真實影像。學生受到真實畫面的影響會不自覺地閱讀文章,比較文章中的情景與老師所表現出來的畫面是否一致,這種自主探索式的學習模式對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有幫助。由此可見,快樂閱讀是豐富學生思想源泉的原動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引導學生走向自主性閱讀的重要支撐點,如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到了上述三點,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開放式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方法、課內外聯合教學體制、快樂閱讀教學理念四方面可以從心理上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展開閱讀活動,探究情緒和活躍的思維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會自然而然的提高。
通過上文對小學自主性閱讀能力培養進行系統分析可知,學生在看書、識字、寫作中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鍛煉,但這些教學項目對其自主性閱讀能力的訓練效果缺乏針對性。實踐證明,心理需求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因素,快樂閱讀是提高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必然要素。
參考文獻:
[1]廖國國.閱讀悅讀:淺談初中生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3(7):110-123.
[2]沈紅,王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5(7):119-123.
[3]王宏.淺談高中生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