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奎
摘 要:對于數學課程來講,其內容大多數取自于生活,并且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及時轉變觀念,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簡要論述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幾種方法,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方法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就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一、讓學生動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作為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好奇心強、好動的特點,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利用測量、計算等方法處理問題,不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記憶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才能。例如,教師在講解“軸對稱圖形”課程時,就可以讓學生準備一些各種圖形的卡片,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各種圖形進行對折操作。經過操作學生就會發現,部分圖形可以重合在一起,部分圖形無法重合在一起,這時,學生的好奇心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再進一步進行知識講解,必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在進行數學課程教學時,因為受到空間、時間等條件的約束,教師無法為學生創建真實的問題場景及活動,那么,就可以利用一些技術,為學生模擬問題情境?,F今,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人們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夠將畫面、聲音、視頻等融合在一起,從而方便學生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認識分數”課程時,就可以為學生自制一段Flash小動畫:小紅手拿一把規定長度20 cm的直尺測量爺爺的拐杖,當測量到第四次以后,剩余部分不夠直尺的總長,這時,該怎么辦?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針對這一動畫進行思考,引入課程內容讓學生幫助小紅解決問題。之后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過哪些類似的問題。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同生活的關聯。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選用合適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進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奠定扎實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八巨鎮大沖小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