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仁 周玉琴
摘 要:隨著新課程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一直是伴隨廣大英語教師的熱點話題。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做的小嘗試來闡述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新課標;生本教育;有效
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學,關鍵是看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否得到發展,也就是將“是否能夠促進學生個體語言能力的發展”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課堂教學的好壞不光是教師個人的教學行為,也不是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教學雙向活動后,學生能夠獲取的進步與發展,其核心是要看學生是否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是否積極主動去學以及怎樣學、效果怎樣。
一、為了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在教師熟悉目標、吃透教材、掌握學情的前提下,首先基于新課程標準
新課標突出表現在對教師在處理教材、指導學法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對課標的相關要求清晰明了,這樣才能全面把握英語教學設計的要求。在教學設計時要做到三點:
1.教學設計源于課標、出于教材
每一個教學內容都不是孤立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從學情出發,從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出發,從這一知識點在整個小學階段的不同學段的內在聯系出發。例如,對現在進行時的學習,教師應該通過對課標以及教材的相關內容研究整合后,對現在進行時內容在整個小學英語階段的學習要求有明確的認識,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并把它作為知識框架的一個節點,把相關知識,如:動詞形式的變化、人稱的變化、系動詞的搭配使用等一些重要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聯系起來,為學生深入理解和運用現在進行時做好準備。
2.學生的學習需求是教學設計的歸宿
“生本課堂教學”是追求“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終極目標”的教育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是否真正有效,除了研究課標、教材,研究學生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熟悉學生的實際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重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設計與習題的選取上要體現出差異性與層次梯度,使優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增加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自信。
3.課后反思是教師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
教學是否有效,教學設計固然重要,但課后的反思對于教師自身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教學反思要探尋在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經過教學實踐后,教學設計是不是契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有沒有解決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問題;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程度怎樣,活動狀態如何,活動能力處于怎樣水平;引導學生學習方法的運用程度如何,是否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出改進的思路和方法,并準備在后續的教學設計中加以嘗試。
二、課堂是學生的舞臺,“生本教育”一貫重視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
課堂上每每看到學生踴躍舉手,積極發言;小組合作興趣盎然,爭論激烈;個人展示神采飛揚,自信陽光。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主觀能動性,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實施教學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活動中來。教師要學會引導、點撥,善于當導演。
1.學生參與的有效程度
生本理念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課堂教學活動要讓每一位學生都要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回答問題,善于傾聽,認真對待課堂活動。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要有吸引力,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調動學生積極參與。例如,提倡的英語大演練,就是要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唱英文歌曲、說英語兒歌、做游戲、聽故事、演劇本……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吸引他們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寓教學于娛樂之中;另一方面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英語的文化魅力,增進對英語文化的興趣。
2.學生參與的狀態
在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活動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緒是高漲的還是低落的,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自信心如何,學習的負擔與壓力怎樣,學習時是越來越開心,還是憂愁不斷?所有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去關注引導。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句激勵、一次肯定……都是學生前行的動力源泉。
3.英語學習是新知識的新構建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在英語學習中,學生一般通過初步感知—理解掌握—綜合運用三個階段,來建構自我的知識體系。學以致用,教師應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學習文本來整體感知,明確學習目標與方向,進而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通過參與語言活動加以理解和掌握,最后通過開放性、綜合性的活動整合輸出。教師要善于把握規律,運用規律,通過大表演來提升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學習過程的有效參與。
三、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
有效的問題及提問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使課堂教學提問更有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提問要引起學生的思考
學生有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認知規律,問題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是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的,如:在學習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一般現在時與一般將來時的相關知識。
2.提問要有針對性
課堂提問是面向哪個層次的學生,選擇什么時機,學生的學習實情怎樣。提出的問題要切中要害、少而精,步步推進;避免一節課問題過多或是沒有問題。新授時,圍繞教學重點問;復習時,圍繞學習難點問;講評時,圍繞思路方法問。
關注學生的發展,通過雙向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積極的活動參與和教師智慧精巧的問題引領,必將促進英語學習過程與方法、學習成果與語言應用的真正有效,彰顯英語課堂的精彩。
參考文獻:
荊志強.幸福地做老師.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06.
(作者單位 李生仁:甘肅省山丹縣城關小學 周玉琴:甘肅省山丹縣十里鋪小學)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