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健
摘 要:有效、科學的觀察是進行其他數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觀察更具有主動性。明確觀察的對象和任務,使觀察更具有針對性。教師要培養學生尋根究底的習慣,使觀察更具有探究性。
關鍵詞:基礎;前提;激發興趣;主動性;針對性;有效性;探究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指出:第一學段(1~3年級)要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能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第二學段(4~6年級)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理推理能力,能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可見,有效、科學的觀察是進行其他數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素質教育呼喚著學科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宗旨,而觀察能力,無疑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在數學學科教學中感到學生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強,探索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在學習數學中科學觀察、規范操作、合理猜測的能力較差。在這里我就結合我校在合理利用雨荷農場的實踐活動中指導學生科學觀察方面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觀察更具有主動性
興趣是入門的先導,是獲取知識的前提,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的內部動力。小學生對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讓他們親自去接觸農場中的植物:果樹、花草、蔬菜等,讓他們親自去看、去聽、去摸、去感受,積極為他們創造觀察的條件,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以此激發他們觀察的興趣,引導他們在興致勃勃的情緒中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得到能力的培養與鍛煉。
二、明確觀察的對象和任務,使觀察更具有針對性
小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觀察內容,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主要依賴兩種經驗前提:一是已有的觀察方法,二是舊有的知識基礎。學生觀察物體數量的多與少,首先從觀察單一物體數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發展為不同類物體分類數量的多少,最后還要訓練學生能從不同角度將物體分類數數。起初我告訴學生這學期我們要去雨荷農場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去觀察大蒜的生長情況,對它們的高度和葉片的寬度進行數據的記錄。那么,該怎樣記錄呢?學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有的說記錄每一棵的高度和葉片的寬度;有學生反對,農場上有成千上百的大蒜,這是不可能的記錄的;有的說記錄一棵的高度和葉片的寬度,又有人反對,記錄一棵不能說明普遍的問題,這時有學生說記錄幾棵大蒜的高度和葉片的寬度,再求一個平均數。聽到這里我點點頭,許多學生也贊同這種做法。
三、教會學生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使觀察更具有效性
學生不會分析就無從談起學好數學,更談不上去解答數學題了,同時還要進行辨析比較,這樣才能更全面的分析理解知識,所以,教師要在這一方面注重教導。這學期我組織學生對農場上的大蒜從幼苗到成年植株近一個月的觀察和記錄,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如:每五棵大蒜的平均高度、葉片的平均寬度等。我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從這些數據中發現了大蒜的哪些生長規律?看著這些看似凌亂的數據,許多學生都無言以對。我就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數據制成了一張張折線統計圖,又一次提出:你從這張統計圖中發現了大蒜的哪些生長規律?學生通過對數據的篩選和比較,大多數學生得出了這樣的一個規律:在氣溫是15~20度的條件下,科學的管理下,大蒜的生長周期是25天左右,平均高度在35厘米左右,前20天生長速度較快等。可見,對觀察中科學的,合理的分析和比較是不可缺少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發現最本質的東西。
四、培養尋根究底的習慣,使觀察更具有探究性
觀察對比能為學生思維的啟動打開了廣闊的天地,還必須要求學生在找出規律的同時,多向自己問幾個“為什么”,讓學生在觀察時能逐步養成“尋根問底”的習慣。通過對農場上的大蒜從幼苗到成年植株近一個月的觀察和記錄,整理和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和繪制統計圖,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這樣學生才能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觀察能力的深刻性。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的,通過教學實踐是能夠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今后要在教學中進一步對這個研究課題進行研討、探究、實踐,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的教學質量。觀察是智慧的源泉,在各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能力三要素的培養,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從數學角度去觀察周圍的世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讓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使學生終生受益。
觀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因為觀察能力的培養本身就是個多內容、多方法的綜合訓練的過程。觀察不僅僅是簡單的“看”或“想”,而是要運用多種感官的綜合活動,尤其是良好的觀察能力,本身包含著較深的分析及其他邏輯思維能力,教學實踐中,學生反映出觀察粗心,馬虎,順序顛倒,持續性不強的問題,這是正常的,所以說,培養小學生觀察力的研究是一項長期不懈的探索任務,我們要做的只是努力讓每一個學生的雙眸靈動起來。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麗華新村第三小學)
?誗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