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祖
摘 要:教學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被提出,并且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人們也研究出很多新的教學方式,而作為高中生物教師來講,要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實驗教學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不變的真理,放在任何時候都適用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要想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么就需要學習內容具備吸引學生興趣的特性。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曾這樣說:“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說,當生物走進生活的時候,學生才會對其產生興趣,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產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比如,我們平時都有跑步的經驗,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只跑一會兒時,身體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當我們跑的時間比較長時,那么我們會感到肌肉酸痛。而這個情況,正是我們高中生物學知識可以解釋的,因為在跑步初期,我們的肌肉是進行有氧呼吸的,而在跑步時間較長時,我們的呼吸系統不能滿足循環系統的需要,此時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體內的一些細胞就會進行無氧呼吸,代謝產生大量乳酸。當這些乳酸累積得越來越多時,我們就會感覺到肌肉酸痛。
二、生物實驗操作能力的培養
生物教學中,實驗是重中之重,所以讓學生掌握好實驗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在生物實驗中需要使用一些藥品和試劑,如丙酮、醋酸等,學生自由對藥品與試劑的特點與用途進行了解和掌握后才能科學使用,避免在實驗過程中的藥劑誤用。如,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中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醋酸洋紅是與染色體結合的堿性染料,并介紹醋酸的作用,讓學生了解到2%的醋酸在染色是能夠增加細胞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劑進入細胞而使細胞核內染色體附色。在觀察根對礦質離子交換吸附現象時,要使學生明確為什么用蒸餾水沖洗根上的浮色,就要讓學生了解根細胞表面吸附著許多亞甲基藍陽離子,這種離子與自來水中的陽離子容易發生交換,使根的顏色變淺而影響實驗結果。在葉綠素提取實驗中,要使用丙酮作為提取劑,防止葉綠素溶解于有機溶劑。對實驗藥劑的把握和試劑分析的能力是實驗取得正確結果的關鍵。
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在近年來有了很大改革,但是要想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們廣大一線教師要不斷總結出新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劉紅霞.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研究[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7).
(作者單位 甘肅省清水縣第六中學)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