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里洪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充分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都得到進一步提升。主要以小學數學教學為出發點,探討了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生活素材
一、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所發生的與數學有關系的事物來創設情境,使數學知識生活化。例如,在學習“輕重”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以及生活經驗組織一些能夠讓學生理解輕重的數學活動。如:稱一稱、抱一抱等,或者利用學生所熟悉的蹺蹺板來判斷學生的重量,通過用這些與生活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迅速地理解數學知識,并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又,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猜謎語、講故事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將鐘表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使數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二、結合生活實際獲取知識并掌握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普遍對數學概念很難理解,對此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情境,體現出時間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在學生對鐘表知識初步理解后,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探討與交流更加深刻地掌握這節知識的重點。在學生認識整時、半時之后,教師可以適當提問:你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呢?由此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時間的概念和意義。
三、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培養學生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利用生活中有關于數學的素材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運用生活素材也容易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吸引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習生活中的數學也是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教學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小學數學的題型要遵從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并且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既讓學生獲得了愉悅的數學情感體驗,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并且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編輯 李建軍